如果说处于改革前沿的广东顺德的经济腾飞,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大批专家、媒体的关注;那么,顺德的教育也有很多迥异于国内其他地方的现象,同样给人以启迪。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
在顺德陈村镇的青云中学,得知“联合国定点采购单位”、著名民营企业申菱空调集团总裁崔颖奇的独子曾在此就读,很多人感到诧异。崔颖奇的回答是:我要在儿子面前做“三老”,老板、老师、老爸。做老板,我要教他经商之道;做老师,我要教他做人之道;做老爸,我要巩固父子亲情。于是崔颖奇没有送孩子出国留学,而是选择了家门口这所虽不是重点校却有着70多年优良育人传统的乡镇中学。
尽管顺德19所普通高中有6所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但像崔颖奇这样不盲目送孩子出国留学或一味追求重点,而是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学校的例子,在顺德比比皆是:企业高管的孩子、镇教育局干部的孩子,上的是职业高中;校长、教导主任的孩子,在镇中就读,有些孩子已经被实验班录取,感觉学习压力较大,家长会支持孩子退回普通班……顺德的家长为何如此豁达?座谈会上,大家认为:首先是顺德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得好,即使在职业高中或一般乡镇学校,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其次,顺德的家长中,多数是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经历和阅历让企业家们深知:最终能成功的,不一定是分数最高、学历最高的,而往往是身心健康、综合素质最高的。第三,朴实的民风、务实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顺德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大批“洗脚上田”的农民传承了祖辈不慕虚荣、务实进取的传统,打破不切实际的禁锢才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些经历,对形成他们在子女教育中务实的态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影响了近20年几十万来自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顺德移民,成为顺德民风和地方文化的主流,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环境。
“书有人读的好,有人读不好,尽力就好”
顺德的家长也看重成绩,也希望子女考名牌大学。顺德人民很以历史上出过4位文武状元为荣。顺德每个镇都有华侨和企业家捐赠的基金,用来重奖考上名牌大学的学子。但顺德人不钻牛角尖,他们坚信:人才是多元的,而现代顺德出的更多的是民营企业界的“状元”。
与顺德家长交谈,频率最高的说法是:“书有人读的好,有人读不好,尽力就好”,“孩子能走多远我们就支持他走多远。如果大学读不成,就回来做工、务农、做生意”。这与香港家长要求子女“只要不贩毒,不加入黑社会,做哪行都行”的说法异曲同工。
在顺德人看来,做工、务农、做生意同样可以生活得很精彩:顺德优秀的职校毕业生在大中型企业中没几年就能进入中层管理岗位,有的干脆自己出来做老板;顺德是中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中国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中心、“家具商贸之都”、“塑料商贸之都”、“厨师之乡”,很多孩子的志向就是职校毕业后,帮助父母打理生意或自己创业。
升学和就业的多元化,使学校没有来自社会的负面压力。顺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基本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家教一直不火,奥数班基本没有,英语班寥寥,但顺德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大赛中屡屡夺魁。教研员说,这是因为学校的老师比家教教得好。在顺德,即使是高三多数学校也能保证每天包括午休在内的8个半小时的睡眠。有家长反映:孩子中午睡不着觉,可不可以复习?学校不允许。但校长们不是没有压力,高考升学率毕竟是社会考核高中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他们的做法是: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近10年来,顺德的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95%,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重点大学占15%左右,高职类占15%左右,处于广东省各区县前列。
必不可少的学习
一位建筑业的老板去年暑假让高一的儿子去另外一家建筑公司打“暑期工”,在工地与工人一起和沙石、搬水泥,很让前来考察的专家感动。其实,顺德家长让孩子“打暑期工”、到粤北山区与贫困家庭的孩子同吃同劳动的做法很普遍。学校顺应社会的要求,作出规定:小学低年级,自己整理床、衣服、书包;中年级,帮助家长洗碗、洗衣、打扫卫生;高年级至中学,周末到父母企业或店铺帮忙打理生意,上网销售或搜集市场信息。
青云中学每班都有家长捐赠的“分层励进”基金,用于奖励不同层次的有进步的学生。为此各班都成立了“基金管理小组”,为基金开设银行账户,由班长保管存折,班主任保管密码,生活委员担任出纳,支出每一笔钱都要由管理小组集体讨论。每年的支出情况由班长向全班家长汇报。学校每年一核查,各班三年一结算。如有余额,由管理小组决定如何处理——整个过程与社会上的基金管理制度基本一致,既锻炼了学生,又凝聚了家长。
顺德的经济,经历了从制造到创造的发展过程,因此社会对学校的创新教育企盼很高。顺德的职业教育一马当先:他们创造的“想出来、画出来、做出来”的教学模式,既是学习专业的过程,又可以成为创新的过程。仅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就有国家专利受理522项,国家专利授权128项。某家企业干脆把车间设在了这所职业高中,为的是直接把学校的专利转化为产品。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顺德”——此话虽然不出自顺德人之口,但“讷于言敏于行”的顺德人却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打造着更先进的顺德。(本报记者 宋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