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6日 星期三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基础教育的“上海探索”之二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6日 06版)

        在上海学生参加世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取得的优异成绩面前,上海市教委很冷静。他们透过成绩看到了不足: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校内外上课时间总量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12位,学生课业负担偏重……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说: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学会如何学习将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而上海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展开的多年教育改革,正是为了顺应教育发展趋势。  

        上好每一堂课

        “三流老师教知识,二流老师教方法,一流老师教思想。”在徐汇区启新小学,这是每位老师的警句。

        而在8年前,这里的课堂还一片沉闷,老师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2003年,严一鸣来到这所薄弱的公办小学担任校长,此时“二期课改”正在上海各区县火热进行。“必须从课堂抓起,教好每一节课,主动推进课程改革。”如今,启新小学的教学质量已经名列全区公办学校前列。

        启新小学的变化只是上海课程改革的一个缩影。从1988年起,上海已连续滚动开展一期、二期课程改革。这场惠及全市160万中小幼学生、促进10万教师观念变革的浩大工程,激发了上海基础教育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在普陀区,“好课”标准大讨论让老师把目光投向课堂,投向教学研究,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特色,成为全国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之一;在长宁区,小学的快乐拓展日、初中的阅读领航计划和高中主题轴综合课程,带来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2007年以来,上海先后两次专门召开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聚焦提高教学有效性,引导教师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改进,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好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闸北区新八中校长刘京海始终坚信这一点。从1987年起,学校开始尝试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不同的阶梯上享受到成功者的快乐。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这是过程公平中的关键要点,也考验着我们的教育质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介绍说,上海全市各类学校,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懈努力,黄浦区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倾听学生意见,反思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育才中学将“学期”整合为“学程”,让学生决定每门课的学习的进度,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

        在尹后庆看来,衡量教育成功与否,不能以分数为单一质量,而应该转向以优质和多样为特征的全面质量。他告诉记者,上海正在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的成长,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激发每一位教育者

        从2009年起,上海市以区县为主导的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层出不穷。比如静安区结合辖区内学校少、起点高、保障足的特点,推出了“学习生活设计”、“学生健康处方”、“学习的N项体验”;宝山、金山区等结合区情也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市教委通过下移管理重心,把区县和学校推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释放基层的活力和能动性,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托举所有学校共同进步,以实现高水平的均衡。

        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尤其是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中小学校(园)长暑期专题培训等,“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小学(含幼儿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人的多样化发展,通过传统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无法实现,也无法依赖行政命令和专家设计,只有动员所有的教育者因材施教,才能逐步实现——而这,也是优质教育的命题。(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