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2月15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柳鹏)继1月12日武汉市一政协委员就经济适用房弊病发难,近日“公租房”这一概念又引起与会的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有代表、委员称,相比廉租房,公租房显得更具操作性,对那些买不起新房、不能买经济适用房、又无资格住廉租房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公共租赁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在武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打工多年的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正面临着成为贫困与小康间的“夹心层”的尴尬,武汉市民建调研发现,武汉每年仅高校毕业生就达25万人,“蚁族”数量约为6万人,外来务工人员达百万人,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无住房保障群体。如何让这些群体拥有廉价的安居之所,成为此次武汉市“两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武汉市政协委员高宗汉说,公租房建设可结合城中村改造,鼓励、动员农民用拆迁补偿款投资租赁性住房建设,实现村民与低收入者的双赢。
在政协委员程宏刚的提案中,房屋的租金要与承租者的承受能力相当,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出租。高档房里面有独立的卫生间、洗衣机、微波炉等;中低档房里,厨房、卫生间都可以采用公用形式。
人大代表、硚口区发展社区主任刘德容则认为,政府建公租房应考虑各区实际,如洪山区,大学生群体多,且多为单身,应以小户型为主;而如江汉等打工者多的城区,这类群体可能更多是以家庭为单位,面积应适当扩大。
面对代表委员和群众的关注,武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作出积极回应。武汉市房管局局长周玉珍表示,武汉今年计划建设3万套公共租赁房,包括大学生、农民工等“夹心层”也在考虑之列,公共租赁房已成为武汉今年住房保障的最大亮点之一。
据悉,今年计划建设的3万套公共租赁房房源来自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商品房项目中配套建设和存量房,主要分布在7个中心城区和东湖光谷、武汉经济开发区。
周玉珍介绍,公共租赁房与廉租房一样,以家庭住房面积和收入为标准来界定享受的人群,通过申请、公示、审核来确定。初定公共租赁房的对象主要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才,外来务工人员、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也在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