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顺德民办小学一中附小的开笔礼。 麦晓摄
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应顾此失彼
多年来,广大群众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呼吁与部分家长对优质教育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择校风屡禁不止的重要根源,也是困扰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界的一大难题。不久前,记者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家两次到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原顺德县)考察,发现这里近10年来在解决这对矛盾中实施的“公办校实施教育均衡,民办校满足择校需要”的发展策略,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本。他们的做法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趋势基本相似,具有深入研究和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实验及推广的价值。
顺德区政府认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办满足人民需要的教育”首先是要让公办校均衡发展,以满足大多数人民的要求,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渠道;此外部分家长有意愿也有经济实力,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付出更多的投入,以获取个性化的优质教育。这种要求也是合理的,是“人民需要的教育”的组成部分。于是他们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公办校实施教育均衡,民办校满足择校需要。
公办校让多数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为了实现公办校的教育均衡发展,顺德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大力度地提升农村校的办学水平,将各种资源向农村校倾斜。1989年教育局给学校制定的每平方米补贴标准:农村校70元,城镇校50元,经济发达城镇30元。这组数字后来逐步提高到1000元,500元,300元。2008年顺德集中6个亿,新建了7所、扩建了14所农村校,并集中对一批农村校进行了改建和设施补充,至此,顺德城乡中小学在硬件方面基本实现了全面均衡。
但是,薄弱校与优质校更大的差距,往往是比硬件方面更严重地体现在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差距。为此,顺德通过校长、教师培训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把优秀教师到薄弱校任教1-4年,作为升职、评职称、评先进的先决条件)、以及对长期改进不大的学校的校长进行交流,使顺德在2000年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9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国家级和省(市)级的优质校标准,从而满足了大部分群众让子女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实现“要择校到民校”的前提是:把民办校办成名校
顺德政府意识到:实现“要择校到民校”这一做法的前提是:办一批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特色教育等方面都堪称“名校”的民办校。
1992年,他们开始实践这一思路。为了让民办校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教育局出面帮民办校请校长。只要民办校看中哪一位校长,教育局就出面帮助做工作;其次,政府请专家帮民办校设计先进的管理制度,共同研究如何使民办校的制度突破公办校制度的局限;第三,制定政策鼓励部分优秀教师到民办校任教。最初优秀的教师都不愿去民办校。教育局向民办校准备聘用的30名优秀教师承诺:公办校给他们保留编制。3年后愿留愿回自己选择。2009年,对民办校落实税收减免问题以及包括退休教师在内的教师待遇问题都提上了日程。政府除支持顺德民办教育协会进行研究和试点以外,2010年还向区(县)人代会提交了相关议案,全力帮助民办校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政府的大力支持使顺德的民办校办一所成功一所,每所都是优质加特色,并涌现出一批群众心目中的“名校”。例如碧桂园学校的IB国际课程已有10年,教学质量很高,是广东省先进民办学校、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学校”;大良实验小学成功完成中央教科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项目,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试验学校”;北滘镇城区小学的象棋活动,经常获得国内象棋界大师的指点,培养出多名国家级象棋选手和大师级后备人才,是“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大良嘉信西山小学是“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书法教育名校”,经常有国内外教育界人士前来交流取经。多所民办校的文艺节目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演播,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而且经常赴国外演出交流。此外,在引进部分国外教材、聘请外教、小班教学等方面的尝试,以及整体学科水平的优秀,不仅吸引了顺德本地的家长和学生,而且吸引了顺德在海外的华侨。当国内其他地方出国留学热一年甚过一年的形势下,每年都有海外侨胞将子女从国外送回顺德民办校学习。这些家长认为,顺德民办学校的教育,既有国外教育关注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优势,又有中国教育基础知识扎实、注重规矩培养等优良传统,集中了中西教育的优点。
目前,顺德基础教育30多万名中小学生中,在民办校学习的有9万余名,他们腾出公办校的9万余个名额,使9万余名外来工子弟可以在优质免费的公办校就读。顺德政府从而节省了建40所学校的经费,他们将这些经费用于教育内涵的提升,以及其他民生项目。(本报记者 宋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