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民生计划,宁夏的民心工程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5日   10 版)

        面向社会征集选题,政府全力实施计划,人大、政协审议监督计划——

        民生计划,和“一府两院”报告一起,成为最近举行的宁夏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民生计划也成为自治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热议话题。

        民生计划,不仅在自治区主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有自治区政府提交的专门报告:报告中,既汇报了上一年的执行情况,又提出了下一年的计划草案。民生计划在人大闭幕大会上通过后,宁夏日报随即用三个半版予以刊登:今年要为宁夏老百姓办哪些实事、哪个实事由谁牵头、由谁协办、由谁督办、办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都一目了然。当然,办得如何,老百姓不仅有发言权,而且可以有效监督,而人大常委会更是密切关注、监督民生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

        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今年要办的10项民生计划、30件实事,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实在,毫不含糊。

        如此制定民生计划、如此推行民生计划、如此审议民生计划、如此监督民生计划,在全国堪称创举。如此心系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使宁夏的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对记者说:保障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解决群众关注的难事是政府工作的主要职责。

        宁夏是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基础差,历史欠账多,困难大,改善呼声高。自治区历届政府为改善民生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以往的工作不够系统,没有全面的计划,也缺乏制度保障。

        从2007年开始,宁夏的民生工作有了很大改变:改善民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工作机制也逐步走向规范、完善。民生计划也与普通老百姓贴得更紧:每年要实施的民生项目,通过各类媒体向各界群众征集,自治区政府据此反复讨论、筛选,最终将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建议列入民生计划。列入计划的项目,都是群众盼望的,普遍受惠的,财力能及的,当年可以办结的。为了确保民生计划的顺利实施,宁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计划外。

        2010年,有一件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个被称作“一个鸡蛋的工程”,就列入了当年的民生计划。这个“工程”,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为宁夏中南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每天免费提供一个熟鸡蛋。不要小看这一个鸡蛋,它却是在建立、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而,不仅受到那些吃不起早餐、常以土豆干饼子充饥的学生的欢迎,而且受到他们的家长、甚至与此毫不相干的人的好评。

        有资料显示:宁夏实施民生计划4年来,共投入资金1257亿元,办了120件实事,有效缓解了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饮水难、居住难、出行难等事关普通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其中,2010年投入的资金就超过412亿元,当年提出的民生计划指标全部完成,有74项还超额完成。所有民生计划都做到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今年的民生计划又开始实施了。今年要办的30件实事,是从历时1个多月征集来的326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经过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审定后,才向人大提交。除了以往的有些项目要继续实施外,又新增了关爱老年人生活、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幼儿园、实施文化快餐工程、“菜篮子”工程等内容。(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