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百年,31台优秀新作进京展演,32出话剧经典名剧全国巡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台优秀剧(节)目进京献礼;第五届中国京剧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11届中国戏剧节,分别在山东、广东和厦门展演数十台优秀剧目;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每年十台精品剧目代表了我国舞台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舞台艺术发展迅猛,成就突出,舞台精品美不胜收,让人们尽享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成果。
新创剧目热演市场
2007年,中国话剧迎来了百年诞辰,31台优秀新作进京展演,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新创话剧,不仅是一次隆重的庆典盛会,更是对中国话剧的一次集中检阅和重新激活。
军旅话剧《黄土谣》、《我在天堂等你》,革命历史题材的《红星照耀中国》,反映现实生活的《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临时病房》,历史剧《南越王》、《张之洞》,带有探索实验色彩的《秀才与刽子手》等,既展示了中国话剧贴近现实的传统,又显示出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
2006年,文化部对全国京剧院团进行评估,并确定11个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之后与财政部共同实施扶助计划,促进了京剧院团的艺术创作,涌现出大批优秀新作,如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北风紧》、《下鲁城》等,将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融为一体,把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照交织在一起,引人深思。现代戏《驼哥与金兰》、《铁道游击队》以及反映当代生活的《生活秀》、《红沙河》等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张扬京剧艺术的审美意蕴,也受到戏迷们的欢迎。
此外,摘得文华大奖的昆曲《长生殿》、评剧《我那呼兰河》、越调《老子》、评剧《寄印传奇》、话剧《红帆》和《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舞剧《风雪夜归人》、杂技《生命阳光》、歌剧《霸王别姬》;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的越剧《九斤姑娘》、新版《梁祝》、《李慧娘》,闽剧《红豆缘》,歌仔戏《邵江海》,晋剧《傅山进京》,川剧《欲海狂潮》,豫剧《程婴救孤》,昆曲《公孙子都》等,均热演市场,有的还拍成了戏曲影片,影响进一步扩大。
自2008年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开始实施第二期,在这个五年里,又将评选出50部优秀之作。“十二五”期间还将有一些展示新创戏剧的艺术节,将涌现出一大批原创作品和整理改编的传统戏。
经典之作久演不衰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文化部组织了110多部剧目进京展演,其中一些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再一次征服了广大观众,如京剧《穆桂英挂帅》、越剧《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豫剧《朝阳沟》、晋剧《打金枝》、儿童剧《马兰花》、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
每个剧院团都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这些剧目的舞台呈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努力适应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参加2010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国家京剧院的《满江红》,50年后再次复排,数易其稿,保留经典篇章,吸纳新鲜元素,突出主题,加快节奏,从各个舞台艺术手段上全方位提升观赏体验。
2009年,文化部还评出了1978年以来首演并超过400场的18台优秀保留剧目,重庆川剧院的《金子》、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女拜寿》、中国儿艺的《马兰花》、山西省话剧院的《立秋》、辽宁人艺的《父亲》、甘肃省歌舞剧院的《丝路花雨》等18部作品获奖。这些作品均是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磨砺、经受了时间和观众检验的优秀艺术作品,可谓既叫好又叫座,赢得赛场更赢得了市场。
“十二五”期间,文化部还将评选优秀保留剧目,并将继续在全国巡演。
国家大剧院成为演出圣殿
2007年底,梅兰芳大剧院正式开业,成为国粹京剧的又一演出场所。同时,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的开业,则成为集演出、展览为一体的既看景观、又看演出的又一演出圣殿。尤其是200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驻场演出,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目光。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后的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由“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5个篇章构成,以磅礴气势和精美艺术,将一个多世纪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浓缩在近3个小时的表演中,全面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前进的光辉历程,集中描述了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热情讴歌了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开业三年来,先后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8万多名演员、500万人次走进国家大剧院这座美轮美奂的演出殿堂,年票房收入达3亿元。在今后的五年里,国家大剧院将成为世界精品剧目、国际顶级表演团体和国内外优秀表演艺术家竞相展现实力的国家大舞台。 (本报记者 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