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2日 星期六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线寄语

    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部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2日   06 版)
    中国社会科学网页面截图

        2011年1月1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天,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大型门户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www.cssn.cn)正式上线。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扬帆启航的“给力”举措,是繁荣社会科学、扩大社会科学影响力的战略决策与明智选择,实现了全国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热切期盼。

        中国社会科学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型门户网站,毫无疑问,其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列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社会科学网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力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理念启迪人,以有益的信息帮助人,为网民提供健康、优质的精神食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智力帮助,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服务,全面推进“六大建设”。

        网络因其开放性,各种思潮都会在这里面努力表现自己,希望影响社会,左右时代的发展,因而在网络中有交流,也会有交锋;有丽日蓝天,也会有风雨硝烟。对此,我们务必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在涉及中国的大局,即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涉及中国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网将充分调动全国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掌握话语主动权,发挥社科舆论的导向作用,捍卫国家利益,坚持走自己的路。

        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繁荣发展社会科学,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关系中华民族的振兴。网络对改进社科研究具有革命性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致力于成为社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网络平台。利用中国社会科学网,我们可以聚集社会科学的海量信息,为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基于虚拟空间的中介服务,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力量。让社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科成果双重效益的最大化。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纸质媒体阅读量,以每年13%的速度下降,而网络化电子信息产品的阅读量,则以每年31%的速度上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子产品与网络服务的日渐普及,电子信息产品的阅读量还会加速攀高。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适应潮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发展社会科学的功能,开拓创新。中国社会科学网要逐步建成中国社会科学的大型数据库,利用搜索引擎技术,逐步做到使新中国成立以来甚至更早之前的社科类信息,均可以网上查询,并跟踪每天新产生的有价值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将其“一网打尽”,一手抓信息存量,一手抓信息增量。中国社会科学网力求信息的真实、准确与权威,发布能够全面反映社科界学术成果的电子数据,逐步绘制出中国乃至世界社科界的“电子地图”。

        在中国社会科学网里,国内外重大新闻将得到及时准确的报道,各类社会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可得到适时深度的解析,国内外学术动态能得到立体全面的反映,学术理论资料能快速方便地查询,学术成果也能及时便捷地交流。网站的特色鲜明——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又功能齐全,涵盖面宽,信息海量,可充分满足广大网友多方面的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网致力于推介业界大家,褒扬学术新秀,宣传好中国社会科学,宣传好中国文化软实力,宣传好创新成果,推动学术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以及众多网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广大有志青年健康成长并实现人生美好理想的良师益友,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强阵地,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网络旗帜,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科“中国高铁”。因此,办好中国社会科学网,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新生事物,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起步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网不可能尽善尽美。然而,时不我待,只能先上马,再加鞭,按照中国社科院领导所确定的“由小到大,稳步推进,逐步发展,内容为主,做大做强”的20字方针,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我们将虚心地向兄弟网站学习,取长补短。我们真诚希望大家精心呵护中国社科界这一新的精神家园。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开放,开放的最大特点是公众参与。只要各界社科工作者和广大网民,都来耕耘这块园地,探讨理论,繁荣学术,交流信息,奉献成果,就能使之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含蕴寰宇慧知,树立华夏高标,将中国社会科学网建成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网、国家级社科学术研究网、特大型综合信息网。

        “漫天飞雪迓春回,岭上红梅映日开。惊雷一声传号角,万紫千红进军来!” 

        让我们拥抱春天!

        让我们共创未来!

        (执笔人:周溯源 李文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