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电视剧作为独立自足的艺术样式,自然早已无须置疑,从当下市场和受众的拥有率来讲,更是足以傲视正在日渐边缘化的文学。但尽管如此,一部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仍然无法割断与文学的脐带般的血脉关联,必然会融汇和浸润了充分的文学品质。
且不说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本身就是自文学名著佳作改编而来,不论是国产影片《祝福》、《牧马人》、《红高粱》,还是域外电影《悲惨世界》、《教父》、《静静的顿河》,都是对文学作品的诉诸画面音乐等综合形态的转化。其所表达的精神题旨、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生动传神的对白,大都是直接自原作脱胎而来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呈现。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天然地具有亲近和表达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功效,这是它区别于许多其他艺术形式的优长之处。当这些被忠实、准确而恰当地改编、整合到影视作品中,便为其成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即使某些直接由影视剧本拍摄而成的影视,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时,也往往会发现,最值得称道的那些地方,都是可以用文学的标尺来加以衡量的。在描绘退休老人生活的美国影片《金色池塘》中,老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亲情,面对人生晚境的淡淡哀怨,通过唯美精致的画面、沁人心脾的音乐获得表现,观众的目光和情绪随着画面的流动而渐渐沉浸,感动、思考和回味不绝如缕。从中不难感受到诗歌的含蓄、散文的清新,这些和对人物心灵世界的细腻感知和深入发掘一样,都浸透了丰富而生动的“文学性”。
因此,高科技的声光电固然有效地拓宽了电影的表现手段,提升了表现的功效,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视听震撼和享受,但仍然难以想象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会缺少那些构成文学内核的成分——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透视和诘问,从对具体的某个人到对作为群体的人类的悲悯和爱,对人的命运和前途、德行和缺陷的关切……等等。倘若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在一部影片中是阙如的,那么它无非只是某些技术奇观的堆砌和展示而已。《阿凡达》可谓将技术的神话演绎到了登峰造极,但它的热映首先还在于它鲜明地表达了这些精神关切,这种关切是与许多古老的文学母题一脉相承的。
当然,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无一例外地是将影视艺术的审美特质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小说中一段冗长沉闷的心理描绘,在电影中通过一个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即可以表达——经由画面的直观性,感性的丰沛和生动获得了充分的呈现,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并感染他们。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影视真正地撇开文学、超越文学而获得了独立。事实上,这种状态更适宜于理解成是在“器”的层面也即形式、手段层面上的自足,是以独特的方式,言说和描摹一个贯穿于、流布于一切领域的“道”即精神。相对于一向擅长此道的文学,影视艺术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颠覆和替代,不如说是一种堪称出色的补充,一种使用另外语言的成功“转译”。
所以,文学永远会给影视以滋养和启迪,即使在文学的庭院车马冷落的今天。因为一切艺术的魂魄,都与文学的核心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