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1日 星期五

    告诉你一个以弱胜强的秘密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1日   13 版)

        编者按:随着国力逐渐增强,我军手中的“撒手锏”会越来越多。但毋庸讳言,在今后若干年里,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装备,还是中国人反侵略的一个常态。在“洋枪洋炮”面前,持“大刀长矛”就只能举手投降或慷慨一死吗?回答当然是“不”——中国人有这样的“底气”。将军张伊宁要在本文中,“告诉你一个以弱胜强的秘密”。

        特邀嘉宾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张伊宁少将

        自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怀疑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否还有效。笔者认为,赢得未来战争,仍然需要“毛泽东”。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之所以强调人的第一位作用,是因为人有思维、有能动性,是统领一切科学技术的灵魂。在回答美国如果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时,毛泽东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在他看来,人的能动性表现在,“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因此,毛泽东军事思想反对抛开人的主体地位谈高技术战争,反对单纯以新式武器看待信息化战争的胜负。信息化战争即便发展到机器人布满战场,依旧是人驾驭武器的战争,依旧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启示我们,不能把打赢的砝码放到一两件“撒手锏”武器上。我军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要在进行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强调各级指挥员智力、勇气和协作能力等软实力建设;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与武器的发展、运用紧密结合。当年,毛泽东强调“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指引我军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持落后武器打出威风。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中国人民志愿军“零敲牛皮糖”战术,就是典型代表。

        信息化战争,并不意味着有了信息就能打赢。实际上,信息是人与人、人与武器、武器与武器的纽带,信息是为人和武器服务的;离开人和武器,信息毫无意义。

        一个智慧的“落脚点”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对我军战略战术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战争实践的最高境界。但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军传统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非对称战略战术优势,面临“全谱优势”作战的挑战,这就要求我军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非对称战略战术进行创新。

        一个已经不是秘密的发现是,越先进的军事集团,其信息化作战体系越精密,往往也就越脆弱。只要我们采取这样的研究思路,加大这样的研究力度,必将打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战术新视野。

        认真研究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论持久战》,不难看出,毛泽东军事思想一个智慧的落脚点就在于巧妙运用《矛盾论》原理,抓住事物发展的不均衡特点,打开非对称的着力空间。这一智慧结晶是我们创新发展战略战术的中坚步骤。具体地说,要从敌我进行战争的方式方法根子上的特殊性出发,找准敌我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立起战略战术的矛盾关系,进而从矛盾运动的规律出发,研究敌我力量消长的态势,把握敌我不同的机遇和威胁,获得克敌制胜的着力点,将之不断扩大为着力空间。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全套美式机械化部队看似凶猛,我军运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战术,找到敌人失去人民支持的根本特点,找准敌人离不开城市,离不开铁路、公路,离不开天上送给养的不平衡性,果断地变游击战为运动战,从而打开不与敌人争地盘,着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胜局。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思想告诉我们,敌我力量对比越悬殊,武器和技术水平差距越大,对“我打我的”的要求就要高,而且不是某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非对称优势就能带来全局的主动,而是综合战略上、战术上的非对称作战来完成。这是当今战略战术发展的质变环节,使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根本性改变。关于这点,毛泽东在半个世纪前就雄辩地指出,通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使“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放在信息化战场,展开来讲,一方面力争以战略上的非对称优势带动全局,实现初战即决战,一次性夺取战场制信息权,一次作战打得敌人瘫痪得爬不起来,从而快速夺取战略主动。近年来美军“战略瘫痪论”、“结构破坏”等一系列理论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着力从战术性的非对称优势扩大到战略性的非对称优势,由战术上量的优势积累扩大成质的突变,最终造就战略上的非对称优势。从最艰难处着手,只要我们有耐心,有定力,依靠持久地、不间断地积小胜为大胜,就能将技术上、战术上的胜利综合起来实现战略上的有利态势。

        构建新时代的“人民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是中国革命战争最辉煌的历史总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打赢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总结。这一经验模式是否适应信息化战争?回答是肯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和构建新时代的人民战争。

        60年前,毛泽东在总结解放战争经验时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强大的失败,因为它脱离人民;弱小的胜利,因为它同人民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工作。”这一论断穿透历史,照耀着我们进行信息化战争的准备和建设。从根本上说,人民战争充分利用战争的社会性特点,把战争胜利的砝码放在依靠人民广泛开展社会性军事斗争上。实践表明,信息化战争并没有脱离社会基础,甚至具有全球化的社会性。事实上,“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科学论断,在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的现代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得到证明:没有人民支持的战争就会失去正确方向,违背人民意志的战争就会陷入接连不断的“恐怖袭击”泥潭。

        在信息化战争中,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高技术群广泛运用,部队的武器装备、体制编制、指挥方式等都发生巨大变化,战争时空观、战争资源观、战争能量观等一系列军事观念都凸显技术型特征。信息化的人民战争,已不是落后农耕时代“小车推出来”的密集模式,而是一种新的密集模式,是军工厂里制造钢铁战车、军舰和战机的生产密集模式,是远在网络另一头手敲键盘的头脑风暴型密集模式。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直接参战的形式和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可以积极参与媒体战、法律战、金融战、网络战,变体力参战为知识参战、技术参战和舆论参战。

        今天,我们发展人民战争,不仅是把它发展成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先进战争方式,而且是把它发展成为先进的信息化战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生长出正确组织领导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正如毛泽东在总结朝鲜战争经验时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我军不断创造“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首先得益于根植于人民战争母体中的强大组织领导力,它能把广大而分散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形成持久坚韧的战争机器。继承和拓展人民战争的组织领导力,是我军从容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必然选择。(题图为盖旭辉摄)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