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0日 星期四

    世界课堂:北大的新战略追求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0日   06 版)

        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本科教育国际化”成果展示会上,24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学生组成的6个团队,向人们展示了他们通过“国际讲台”学习研究出的创新小组项目成果,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所能刺激出的创新思维。

        据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介绍,一系列北大与全球一流大学之间建立的“国际讲台”将构建成一个本科教育国际化创新模式——“世界课堂”,而这也是北京大学建设21世纪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战略。

        “好学生”才是优良大学的重要条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蒂格勒说过:一般人总以为大学要办得好,要紧的是重金延揽名师,或是购买昂贵的设备;但其实,真正的‘好学生’才是一个优良大学最重要的条件。”

        在周其凤看来,基于“好学生”为办学出发点和基础的战略思维,“国际讲台”无疑给世界各地的“好学生”提供了相互激荡思维的舞台。无独有偶,作为战略的发起者,卢志扬教授同样认为在与世界最好的学生“异地而同窗、教学以互长”的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中,中国学生同样具备与全球一流大学的学生同等的竞争力。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北京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利用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双方校园里已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实现了中美两国学生跨越文化、时间、地域、距离的交流,学生不必跨出校园,便能共享世界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并进行切磋交流。

        “深度跨文化”刺激学生创新思维

        特别值得观注的是,“世界课堂”和“国际讲台”强调的教育重点,是从当前所注重的跨学科训练,扩大和提升为未来全球领军人才所需要的“跨文化”培养。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都需要从深度跨文化的全球系统角度来考量。我们的教育过程,只有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深度跨文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世界发展所需要的跨文化的理解力。”卢志扬教授说。

        在他看来,许多学校已实施多年的出国留学、交换学生、暑期游学、访问学者等传统方式已不能满足“深度跨文化”的学习要求,因为留学生单独背井离乡在异国学习或访问时,母国的文化总是无法与所在国当地的强势文化做平等的交流对话和平衡的思维激荡。而“世界课堂”和“国际讲台”的设立,恰恰避免了异国留学时,在不同文化氛围中不敢展现自己文化的缺憾,从而实现在“深度”国际化教育环境中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均衡发展、互融多赢以及和谐互信。”卢志扬教授说。

        以学生为主体的“零距离教学”

        北大—南加大的“国际讲台”教育合作计划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一个学习环境:

        用互联网联接两个相隔千里的教室,提供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中美学生互动学习空间。一样的教学大纲,一样的教师引导,一起听课,共同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创新计划共同实践,并利用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实现课上及课后讨论。当双方学生在虚拟的“零距离学习环境”中同窗了18个星期之后,南加大学生来到北京,共同完成中美学生小组创新项目的工作。

        “我认为,‘世界课堂’的理念完全符合21世纪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研究教育的学者已经证明,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最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使学生能够彻底摒除时空、文化、校际和科系的传统限制,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深度的国际视野。”周其凤解释说。

        虽然目前只有北大—南加大的“国际讲台”计划,但卢志扬教授认为,这种互补长短、互相促进、协作共赢的教育合作,可以在全球搭建起一个大师云集、资源丰富的教学枢纽,最终实现“One world, one classroo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课堂)”的教育理想。

        “可以设想,在这样的深度跨文化交流平台下,综合了数所全球最好大学的优势教学资源及北大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北京大学必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卢志扬教授说。(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