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0日 星期四

    广州:

    气温节节高 草莓粒粒红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0日   07 版)

        “今年广州气候好,温度不断回升,正月这几天草莓熟得正好,广州人有口福啦!”果农郭德焕在地头忙活,嘴角含笑,天上的太阳把他的脸照得通红。采摘园里,一簇簇绿色当中冒出粒粒鲜红的草莓。沿着地垅,那些男女老幼的采摘游客操着南腔北调,挑拣着熟透的草莓。孩子们禁不住这香甜的诱惑,摘下草莓直接塞进嘴里,喊一声真甜,引来一片笑声,田间满是喜庆的气氛。

        春节这几日,在广东人的饭桌上、果篮里,最新鲜的水果要算当地产的草莓了。果农清晨进田采摘,迎着朝阳赶往市场。当草莓摆上待客的桌上,一粒粒似乎还沾着田间的潮气。因了这草莓,春节里人们也多了一份户外采摘的乐趣。

        郭德焕照旧是无暇过年的,正月是他一年最忙,也最高兴的时候。忙碌几个月,如今是收获的时候。他在广东番禺附近的一个农场包下五亩农田都种了草莓,他估摸着这一季能收获一万多斤草莓,除去成本,大约挣六万元。“忙了好,客人来得多,钱也来得多。”老郭说。

        老郭家在浙江绍兴农村,当地不少农家都以种植草莓为主业。广东冬季气候适宜种植草莓,经过育种和水肥的调节,果农已经能将草莓的成熟期控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这几年老郭和他的绍兴乡邻在广东种植冬季草莓已经形成规模,种植的草莓除了供应广东市场,还保鲜运往海内外。

        老郭种植的草莓颗粒不大,但多汁可口,而且不打农药,因而很受欢迎,每年不等果粒成熟,订单就下了一半。他说,人们生活好了,口头也高了,口感好的草莓产量低些,但价卖得高,还不愁销路。

        老郭一家的年夜饭是在地头的简易房中吃的,这些天一家老小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有离开农田。这样的过年方式已经有好几年了。说到家中的老人,老郭声音放低了,“父母当然是盼着我们回去,但顾了地里就顾不上家里。”

        这是老郭在广东的第六个春节,他笑说一家人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忙年”,等春节过后卖完了草莓,踏踏实实回乡,老家正是春天,那时候一家人团圆,再“补”一个春节。(本报记者 张玉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