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0日 星期四

    万华生态:

    小秸秆里的大商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0日   10 版)

        本报北京2月9日电(记者张景华)在国人眼里,稻草是最不值钱的一种资源。然而,于文杰却独具慧眼,从这不起眼的秸杆中窥到了巨大商机。他从加工稻草起家,通过11年的努力,由他率领的万华生态板业公司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零甲醛”秸秆板材供应商,成为业内有名的“稻草制板大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于文杰听说稻草可以生产板材,而且生态环保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包括稻草、麦秸等秸杆制造的板材,由于生态环保,在国外广受欢迎。一根稻草看似柔弱,但一旦打成纤维,粘合成板子,其稳定性可以超过木质纤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出口国和消费国,森林资源消耗严重,秸杆替代木材必将成为趋势。  

        2006年11月,万华生态板业公司成立,由烟台万华集团和红塔创新等5家公司共同投资,于文杰出任总经理。生产秸杆板材有三大核心技术:粘合剂、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其中最核心的是粘合剂。万华自主研发的MDI生态粘合剂,不以甲醛为原料,产品的甲醛释放量为零,超过了欧洲、日本、美国人造板材无甲醛释放的最高标准,在国外掀起了“中国环保建材”的风暴。  

        万华的“禾香板”以秸秆为原料,把原本用于焚烧积肥的资源,“变废为宝”,广泛用于建材、家居、装修、装饰等领域,填补了我国人造板行业的空白,拥有秸杆板材生产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国家专利40多项。2009年12月,万华的秸秆板材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于文杰告诉记者,我国每年的秸秆总量在7亿吨,其中50%为稻草和麦秸,若利用10%的秸秆,就可以为农民创收140亿元。万华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的秸秆板生产线,可消耗秸秆15万吨,节约木材12万立方米,减少森林砍伐面积约30万亩。    

        目前,万华生态已在河南、山东和重庆建立了3家板材厂,产品行销全国。未来2年内,万华将在河北、黑龙江、安徽、湖南和新疆等主要粮棉产区,建立10条以上年产5万立方米秸秆板生产线,全国还有上百个县希望万华去建厂,帮助农民把稻草变成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