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历程中,“江通”已然成为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江通动画要做民族动画精品,这个目标始终没变。”在江通动画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佑兰看来,一部好的动画片最核心的是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片子是没有生命力的。
创业,源于民族梦想
“转入原创动画行业,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进军动漫业之前,朱佑兰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做广告时经常会用到一些简单的动画,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敏感”的朱佑兰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当时,电视屏幕上充斥着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看着外国动画片长大,这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2000年,朱佑兰清楚地意识到,要想与“变形金刚”和“奥特曼”竞争,必须做出属于自己的原创品牌。她和几个股东一起投入1500万元成立武汉江通动画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原创动画制作大军中的一员。
成立之初,江通动画的原创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为求生存,江通动画不得不将业务重心放在为国外企业代工上。通过为国外动画公司提供外包服务,江通动画积累了一些资金,也逐渐培养起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掌握了主题策划、原创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能力。
“给外企代工,终是给他人做嫁衣。江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原创的动画片!”有了“经济基础”和人才队伍的朱佑兰,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清楚地意识到,原创产品不仅能够带来品牌效应,同时也意味着玩具、服装、图书、音像制品等衍生产品的销售,以及随后的长期而稳定的回报。
创意,植根民族文化
“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走进江通动画有限公司,首先映入视野的就是这两句极富感染力的口号。这两句简单的话语,成为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下来的理由。
2004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影视动画业发展规划,鼓励开播少儿频道增加动画时段,规定国产动画片的播出总量不得少于60%。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动漫启动年”。朱佑兰说:“实际上,我们比国家产业政策出台提前五年介入‘国产动画’这个命题。”
早在1999年准备进入动漫产业之时,朱佑兰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动漫形象——猪八戒,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江通立即重启原创业务,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天上掉下个猪八戒》。2005年春节,这部动画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创下4.19%的高收视率,成为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首部优秀国产动画片之一。
接下来几年,江通动画先后完成了《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第二、三、四系列总共104集,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深受观众好评。2006年,该片在中国第二届国际动漫节上被评为中国动画片最高奖项——“美猴奖”系列动画片特别奖;同年11月,在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被评为优秀长篇美术片奖。
2009年,江通又推出《福星八戒》,成为挖掘八戒形象的又一大手笔。与此同时,《小子贱三》、《花木兰》、《饼干警长》、《棒棒堂》等原创动画片也陆续开始策划制作。“我们现在手上有8个原创电视动画系列和2个原创电影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10个项目可以支撑江通动画未来3年的原创制作需求。”朱佑兰对未来充满信心。
创举,打造“中国迪斯尼”
“按照业内的说法,发展中国家动画产业产值应占到GDP的1%,那么中国动画产业有3000亿的市场空间。中国的动画产业才刚刚启动,正在迎来历史性的黄金时代。”谈到这块巨大的“蛋糕”,朱佑兰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之情。
“我们不仅要加快原创动漫的规模发展,更要树立品牌形象。”朱佑兰认为,美国的迪斯尼和日本的吉卜力在动画领域的成功,与其树立和长期巩固品牌形象是分不开的。在坚持原创的基础上,江通动画不断延伸自己的产业链。他们依据《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中的形象,先后开发出图书、玩具、文具、服装等5大系列几十种衍生产品。2008年公司衍生产品经营收入达到200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
“5年之后,我们将逐渐淡化制作活动,加大版权营销、衍生品开发以及投资经营,”朱佑兰说,对于海外成熟动漫产业而言,版权发行和衍生品开发是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在此基础上,经过三五年努力,孵化20个至30个工作室,带动一批企业,形成年生产动画片一万分钟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带动200亿元周边产业的目标。
江通的雄心壮志也赢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2005年,江通动画被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06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并入选中国创意产业高成长企业100强。如今,占地40亩的“江通动画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原创动漫人才,公司还组建了专门的动漫人才培训学校——武汉市江通动画职业学校。
为了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动漫产业,朱佑兰和他的团队依然行进在征途中。(本报记者 夏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