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星期三

    人地相依好体面

    ——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12版)
    鹭鸶舞水边
    村规民约上墙头
    老街民居
    传统婚宴
    渔家金花
    火把节

        冬春之际,我们来到了大理古城北边的美丽小镇喜洲。在城北村一家民居的白色墙壁上,有着十几条乡规民约,读起来朗朗上口。“乡村相邻,互敬互助;诚实守信,谦恭礼让;婚丧喜事,移风易俗;男女平等,优生优育;……”村民每天进进出出都从它下边走过,一些话语早已经烂熟心头。在周城村,村委会编得一个20条村民公约更是方便实用,如“集体要关心、科技要学习;尊老要尽孝、爱幼要育才;畜禽要圈养、猫狗要管好。”等等。这些约定对于乡村生产生活非常有实用价值,好记易行。

        在镇里严家民居的外墙壁上,还印有著名作家老舍《滇行短记》中的一句话:“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如今你在小镇里任何一处游逛,还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小镇的体面和美丽。

        古镇里还有一些乡规民约没有写出来,却是像白族照壁上写的“清白传家”一样牢牢记在乡亲们心中,比如“保护鹭鸶”的约定。在镇中心有一棵树龄长达500多年的大青树,如今树上的鹭鸶一年比一年多。每年三月到五月,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等来这里栖息,并营巢育雏,十月下旬飞离,成为当地自然奇观。现在无论村民的院落里,鱼塘边,稻田里,渔船旁,鹭鸶都像是村民的朋友般若无其事地飞来飞去。

        乡规民约在古镇里不仅仅是个教条,在村民生活中随处可以寻见自觉遵守的踪迹。小镇火把节上我们见到所有的村民会不分男女齐上阵扛大火把,人人卖力没有一个偷奸耍滑,这叫乡规民约中的互敬互助,热爱集体吧;小镇上我们买东西,没有小贩会给你少上一两半钱,你也省去讨价还价,这叫诚实守信,公平买卖;小镇的街道永远干干净净,你不会见到那个村民会在巷子里到处丢弃垃圾,这又叫美化村庄,人人有责。

        苍山像父亲的手臂,矗立在小镇身边,看他们繁衍生息;洱海就是母亲的怀抱,呵护他们幸福地生活。村民们世代积累的这些乡规民约,更是给了小镇生存的灵魂和腾飞的翅膀。(赵洪波 田 呢\撰文摄影)

        专家点评

        人与自然和谐的智慧

        许向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系副主任)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古镇喜洲的村规民约就体现出当地居民在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努力与智慧。这些规约是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它保护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对喜洲村规民约的宣传推广,不仅有利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对于其他基层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