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星期三

    奥反思中学“教育质量滑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08版)

        图为中学改革的宣传画“新型中学,塑造未来”

        近日,中学教育改革成为奥地利各界热议的话题。其直接诱因是日前公布的“国际中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表明,奥中学生的能力在国际横向比较中的排名持续下降,阅读测试的平均分为493分,奥中学生仅得470分,在参加测试的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第31位。

        “国际中学生能力测试”是经合组织负责的一项学生能力测试,每3年进行一次,主要针对15/16岁的中学生,通过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测试,来检查各国中学生的能力。日前公布的成绩是2009年的测试结果,全球有65个国家的约50万中学生参加。这次数学测试的平均分为496分,奥学生得495分;科学素养的平均分为501分,奥学生得494分。德国学生数学得分513分,科学素养得分520分。这也使向来要与德国看齐的奥地利人更加坐卧不宁。奥联邦教育部长克劳迪亚·施密特坦承,奥中学生的测试成绩“很糟”,要立即采取措施扭转。

        联邦总理法耶曼宣布,已将中学改革列入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按照奥现行教育体制,小学4年级后就要对学生按成绩分流。成绩好的,上文科中学;其他孩子上普通中学。所以,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基本都在普通中学。目前的改革方案是,将学生分流的时间推迟到8年级,即学生14岁时才分流,一部分上文科高中准备读大学;其余上职业学校或技术高中,准备就业或就读技工类高校。联邦教育部长表示,要在2016年前将普通中学全部改造成“新型中学”,今年要在已有试点学校的基础上再增加80所学校。

        从试点学校的情况看,改革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配备,缩小班级的规模。在普通中学,每个班有25-30名学生;“新型中学”每个班的规模约20人。教学内容上加强协调,进行“主题教学”,即不同课程的老师要共同确定每周的教学主题。假设确定的主题是希腊,那么历史、外语、宗教等各课老师在讲课时都要以希腊为主题,以加深学生对希腊的理解,巩固、丰富所学的内容。要改变目前历史课讲希腊、外语课讲法国、宗教课讲意大利,学生一头雾水,学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对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首先要帮助他们通过“德语关”,尤其是那些德语不是母语的孩子。奥地利地处中欧,是个外来移民较多的国家。维也纳常住人口中,外籍人约为1/5。此外,不少外国人虽已加入奥国籍,但在家里不讲德语,家庭生活没有德语环境,这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德语水平。

        可是,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更希望改革带给中学校长更多职权。目前,中学老师全部由州教育局分配。如某校需要1位数学老师,学校要向教育局申请,由教育局招聘后派来,校长基本没有发言权。至于派来的老师是否称职,学生是否喜欢,完全听天由命。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学效果不理想,校长也无法改变。眼下,扩大校长职权的呼声较高,主张招聘老师这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事由校长负责。但这样做的难题是,那些可能被辞退的老师如何安排?从现行法律看,老师属于政府公务员,除非触犯法律,否则不能解雇。

        还有教育专家则主张反思目前“在游戏中学习”的教学方法。他们指出,老师想让学生尝到“学习的喜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无疑是正确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培养“学习乐趣”成了在课堂上“搞笑”,在“乐”的同时,并没有培养起“学的兴趣”。他们主张对目前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要剔除“搞笑”成分,让课堂摆脱“游戏”,回到“学习”氛围。正是课堂上的“搞笑”摧毁了学习氛围。他们指出,亚洲国家的课堂纪律较严,韩国、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国的孩子,在国际中学生能力测试中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在欧洲的芬兰、在奥地利的各种补习班,都不搞“在游戏中学习”,教学质量都不错。可见,纪律严明的教学方法更有效。

        专家指出,欧洲国家约有20%的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困难,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是各国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移民家庭和社会最底层的家庭,有些孩子的家长从不读书,家里根本没有学习氛围,他们入学前自然不可能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有必要采取强制手段,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甚至有专家主张,剥夺酗酒者等的子女教育权,让其孩子在2岁时就进全日制幼儿园,以后上寄宿学校,由社会承担其教育义务。对年龄稍大的孩子,专家主张由学校、家长和学生通过交流,共同达成下阶段学习目标,然后由三方签订协议,通过协议来约束逆反心理较大的孩子。还有专家主张清理目前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删除过时的内容,如拉丁语等。不过,反对者认为,如果孩子将来要学习医学、法律等专业,都离不开拉丁语,所以不能完全放弃。事实上,奥地利孩子学习拉丁语的年龄已从13岁推迟到15岁,拉丁语的教学内容已经减少。

        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是正常的。从这种意义上看,奥地利的中学教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会有起伏、曲折。(本报维也纳1月25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