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5日 星期二

    奥地利表彰“奥中友协”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5日   08 版)

        本报维也纳1月24日电(记者方祥生)在中奥建交40周年之际,为增进奥中相互理解和友谊,40年不懈努力的奥中友协今天获得奥地利“各国之友奖”。

        奥联邦外交部长施平德勒格在颁奖仪式上表示,奥中建交40年来,两国经济关系非常好。上海世博会期间,有330万观众参观了奥地利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对奥地利的兴趣。去年两国贸易额增长了40%,其中奥对华出口增长47%,中国已成为奥在欧盟外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再生能源和设备制造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文化交流方面,有140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奥学习,奥有65个机构同中国有文化合作,规模超过了奥同某些欧盟成员的合作。他还指出,文化、人员交流是奥中两国关系的灵魂。为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今年已安排了100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他期待着即将随奥副总理访华,给奥中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奥中友协于1971年筹备,1972年正式成立,是西方国家最早成立的对华友好民间组织。成立时,办公设备只有1张3条腿的桌子和一家银行给的1台上世纪20年代的打字机。当时,《萨尔茨堡新闻报》在报道此事时称,这是中国设在奥地利的“间谍站”;而奥地利共产党的报纸则认为,这是美国情报机构一手操办的,旨在搜集中国情报。当时讨论协会名称时,连“友好”两字都不敢加,担心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只起了个“奥地利中国研究会”的中性名称。

        40年来,奥中友协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经济、文化方面的活动,组织奥中双方的高层民间交往,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理解与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获奖正是对其为推动奥中关系发展所作贡献的认可和表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奥地利国际友好协会主席瓦尔特等出席了颁奖仪式,中国驻奥大使史明德致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