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5日 星期二

    今天,我们要怎样的幸福?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讨论引关注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5日   10 版)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记者李可 通讯员徐余江)什么是幸福?今天“我们要怎样的幸福?”《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新年第一期刊发专题,围绕当今社会的幸福观开展讨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专题《幸福八问》一文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葛晨虹、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北京大学人本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汉洪四位专家,分别从文化与价值理念、哲学与伦理道德、心理与快乐教育等角度叩问幸福;专题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幸福观分析》、《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和成功观》三篇文章,以不同时期下的幸福观为讨论内容,对比性的阅读给了读者新的启发。

        说到策划这期专题的动因,《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编辑吴祖平感慨良多:当前一些人对幸福产生了比较偏执的误读,认为只有个人的成功才是幸福;一些人谈幸福指数,也片面强调经济收入;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某些社会思想、社会心态的影响下,不择手段追求一夜成名、迅速成功,对假丑恶现象很麻木,甚至还追崇。这反映了一些社会成员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问题,亟须加以引导和教育。

        “作为一本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杂志,我们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概念空转,而是要抓住现实问题,从一些离人们最近的话题入手来做文章。”吴祖平分析说,幸福是人们最关心的东西,幸福观的讨论也最容易引发社会共鸣。

        如专题的策划者们所预料的,杂志关于幸福观的讨论在读者中迅速引发反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认为,围绕幸福观展开专题讨论非常契合当前人们的思想状况,对于及时澄清社会上对幸福的认识误区,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幸福非常必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青年教师牛新权说,讨论启发我们换一种思路和心态看待幸福,尤其对青年人而言,即便面临暂时的困难境遇,也应满怀激情渴盼明天。北京大学博士生代玉启说,无论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社会的良性运行、国家的和谐发展,正确的幸福观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在当下宣传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恰逢其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这组文章,也引发了一些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考。四川省思政会干部罗力认为,这一组文章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分析,又有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剖析和对幸福观现实意义的精当诠释。河南内乡县委组织部干部袁浩说,这组专题让我们基层干部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幸福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境界,领导干部就应该在勤政爱民、为民办实事、造福一方中感受幸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职工吴祥说,有了正确的价值,才能感受幸福。有些人就是因为过分贪婪而堕入犯罪深渊,最终也远离了幸福。这组关于幸福的专题文章,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