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5日 星期二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人才培养要加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5日   16 版)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在央视实习 (资料照片)
    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学生赴延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资料照片)
    中传学生参加央视世博采访活动 (资料照片)嘉宾图片摄影:李汶羲

        上述人物依次为:苏志武、李希光、陆地、高晓虹、喻国明、刘 昶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适应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传媒格局深度调整的必然要求,关系到中国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媒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1月18日,光明日报、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专题论坛,邀请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学生,共同围绕“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本版特摘选论坛的部分精彩发言,与读者共享相关的思考、成果。

        理论研究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学术基础和实践先导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既是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问题,也是传媒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现实问题。理论研究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学术基础和实践先导。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国际传播能力突出表现为辐射力、渗透力、控制力、竞争力、感染力、说服力等等,辐射力体现为传播的广度,渗透力体现为传播的深度,控制力体现为传播的强度,竞争力体现站位与优势,感染力、说服力体现传播的内在的力量和长远的效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大局、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等国家战略紧密相连。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声音的传播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传媒学者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推动学术创新、方法创新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第二,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是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招生选拔、教育教学、实习实践等运行机制,突出和强化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方式中“政治性、复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四个基点,努力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新闻业务精通、深入了解国情、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优秀人才。

        第三,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们要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一方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合作理念,在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培训服务等方面,主动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争取中央部门、主流媒体、兄弟学校、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努力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新的贡献。(苏志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国际传播人才应是“会讲故事的人”

        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目标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竞争力。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观念的竞争和故事的竞争。观念的竞争,是意识形态领域、学术领域、理论界、理性方面思维方面的竞争,更多是大学教育研究机构、智库之间的竞争;故事的竞争,要看谁的故事讲得好,讲得有人愿意听,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是文字、图像、情绪、感性方面的传播,更多是一种形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这一点确实是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网络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影响力好像很大,但是它毕竟更多是转发、跟帖,不是原创。网络媒体的信息源一方面来自于传统媒体,一方面来自于思想库、研究机构或者大学和学者。采访一个好的人物,对一个新闻事件深入报道,对一个社会问题深入揭示,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讲述和传播,来承载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新闻记者的作用,说到底,新闻记者是在讲一个故事,不是在传播理论。

        作为大学的新闻教育,更需要培养的是“故事的叙述者”,是形象思维者。美国式的新闻教育体制下,大学不办新闻学院,比如哈佛大学只有一个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它作为一个思想库而存在,做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只有一个科学新闻中心,主要培训科学记者;哥伦比亚大学有自己的新闻学,但是新闻学院不设立传播学专业。欧洲新闻人才主要由新闻媒体自己培养,比如英国BBC、路透社、德新社都有自己的新闻学院,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院也仍然由路透社自己来办新闻学……

        新闻学不是社会科学,是人文艺术学科。传播学是社会科学,需要很多统计,更多是培养理性、抽象的思想大师。但是新闻学是人性化、人道主义的,是培养讲故事的大师,是培养一种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的叙事大师。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我们要培养一个学生成为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他具备一种能力——令他一辈子都有一种寻找一个好故事的好奇心,具备叙述一篇好故事的独到视角,活到老写到老,写出一篇好故事的文字能力。(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增强传播价值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要关注传播的价值、目标、能力与折扣四个维度。

        1994年我采访可口可乐亚太区总裁时问他可口可乐为什么能够在全球经久不衰,他12个字回答:值得买,买得到,买得起,喜欢买。一件东西如果没有价值,没有折扣,没有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属性,这种东西根本不要去营销它。如果我们传播东西没有价值,那么我们所有的传播的投入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传播的内容是什么?传播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传播应该以提升我们的国家形象为诉求。国家形象是一个体系,个人的形象,中国产品的形象,中国企业的形象,民族的形象,乃至于政治和政党的形象,都与我们的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并不抽象。

        传播能力可以细分为传播的能量、传播的能度、传播的能效。传播能量可以分成硬、软两部分。硬的部分包括:人才——正确的事如果选择一个不正确的人或者不合格的人来干,这事也是干不成;平台——货虽然好,但是没有一个传播渠道,就到达不了消费者手中;投入——投入对我们平台建设对人才建设都有用。但是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解决传播什么东西的问题,一个价值的问题。

        传播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传播的折扣特别是国际传播的折扣中,第一是语言的折扣,同一种东西在不同语境下,用不同语言传播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或者是损耗;第二是文化的折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区域内,传播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第三是制度的折扣。不同制度的国家传播不同的东西,要付诸一种制度成本;第四是价值的折扣。对外传播首先遇到传播什么价值的问题。美国人传播的尽管是资本主义价值理念,但是它贴上了一个普世价值,人类遵循基本准则、规则,这样就降低了价值折扣。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仅仅提升平台建设,传播的东西不能够深入人心,即便抢到话语权也会影响传播效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提高信号覆盖,节目覆盖,眼球覆盖,心灵覆盖,更关键的是要提高文化厚度、价值观的通用度。(陆 地: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创新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

        现代传播把地球变成了一座村落,信息传播借助于最新科技手段突破了地域和国境,国际传播大潮席卷全球。中国传媒人要善于在国际大背景下思辨和认知,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熟悉国际新闻宣传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在国际舆论中强化我们的声音。

        为了适应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也应实现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肩负着神圣的国家使命。跻身于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要善于把中国的事情向国外说清楚,设法扭转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对境外媒体的攻击抹黑主动回应,有力批驳,维护国家利益;要及时把外国的消息向国内报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于我有利,不做西方论调的传声筒;要站在中国立场解读国际事物,牢牢掌握宣传的主动权,引导中国民众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国际动态;在国际纷争中发出中国声音,凸显中国的影响力。这是与我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是与我国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是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增强的作用相适应的。

        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善于形成和引导舆论。长期以来,国际舆论上的西强我弱是十分明显的,一些西方国家多年惯用冷战思维,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防范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肆意放大发展中的瑕疵。我们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注重国际传播,强化舆论引导力:第一,抢占第一话语权;第二,抓住议题设置权;第三,巧用新闻解释权;第四,强化新闻评论权。

        三、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具备国际报道的能力。新技术把我们推到了国际传播的前沿,未来的传媒人必须了解国际传播的规则,善于使用国际化的语汇,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娴熟的语言能力;要了解国外的新闻思维和新闻风格,熟悉中西方对接的关键环节,新闻报道既要具有中国特色也要符合国际化的传播规律,既要具有中国气派也要适应境外受众的接受习惯,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拓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

        在大局意识下“有魅力”地传播

        我们现在并不缺少有价值的媒介,有价值的报道,但是有魅力的媒介、有魅力的报道,却很鲜见。

        美国某组织一项调查显示,94%的妇女认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很有魅力,“他的眼神中,第一是淡淡忧虑,第二是孩童般调皮——交织在一起魅力势不可挡。”一个人也好,一个事物也好,一个报道也好,其实就是这两种眼神的象征。作为一个媒体人,骨子里要“淡淡忧虑”——要有担当,回答社会发展当中最紧迫的问题,提供知识、智慧,如果言不及意,一定不是一个有魅力的媒体;同时要“孩童般调皮”——总有一些出新的跟既有逻辑不同的一种处理办法,而且跟老百姓的期待之间形成一种共振,让人感到可亲。

        作为一个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简单的那些外语技巧当然非常重要,但“做什么”和“在哪儿做”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高屋建瓴,心中有尺度、有框架。有了大局概念,知道问题在整个框架里边所处的位置,他就能做应该做的事情。大局意识是一个人做好一个专业工作的“系衬衣的第一个钮扣”,这个“钮扣”正不正确,对你接下来的动作有没有效果非常重要。

        新媒体正改变着我们认识问题的内心判断证据。过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有魅力的传媒构建一定要建立在制度的变革基础之上,传统的新闻宣传体制包括人才培养的体制,要从单一的、单向度的一种方式,向多元化、多层面开放。新闻开放第一是时效性开放——第一时间、第一报道,第二是意见多元性——一种宽度开放。在事件报道中如果你的意见只给出单向度,人们就会去其他的方向寻找。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媒介有三大基本作用:议程设置,框架效应和情绪启动。只有多元化地把所有意见信息集中起来,通过自己形式和内容的安排、比例的控制、前后顺序和逻辑的安排,相关事实框架的构建,才能发挥议程设置作用,你的影响力才有可能发生。(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国际传播能力提升须“知己知彼”

        国际传播的本质是话语权之争,因此不可避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时间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传播效果要循序渐进,从争夺话语权到主导话语权有个过程。中国的发展被国际舆论关注、谈论,要比不被国际舆论关注、谈论好;被国际舆论多关注、多谈论,要比被国际舆论少关注、少谈论好;被国际舆论正面谈论,要比被国际舆论负面谈论好。国际舆论的变化是个累积效应。 

        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西方国际传播战略现在已经变得更加成熟,许多传播技巧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观念也需要更新,如增强国际新闻报道的透明度来提升影响力,在突发事件、重大事件上主动吸引国际舆论注意力,逐渐在国际舆论导向方面有所作为。

        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必须注重实效。我们需要了解传媒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地区性国际冲突中角色的转变。我们需要分析关乎传播效果的诸多因素,从而整合我们国家相关的战略力量,构建强有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根本在于实际的效果。我们国家广播电视“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光“落地”不行,还有一个“落户”的问题。可喜的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的战略重点放在了“落户”上。

        国际传播能力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理论和传播实物系统训练,更新观念、手段,培养一大批“用国际社会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用国际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我们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人才。所有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国际传播人才要在党和国家的舆论导向和我国意识形态框架中,精益求精地完成新闻报道,确保在国际舆论战中能够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提升专业素养,关注知晓时事特别是国际时事,具备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了解国际传播的最新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时代的媒介生态之变化,掌握融媒体、跨媒体新闻报道的技巧。(刘 昶: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链 接

        试点高校

        从2009年起,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开展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目前已先后招收两批共300余名学生。

        人才培养创新

        模式:政府+媒体+学校  

        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媒体直接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学校根  据自身优势实施具体培养计划

        课程:外语+国际+全媒体  

        课程的设置突出英语新闻采编、国际新闻采编和多媒体采编,强调  实际动手能力、外语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跨学科背景知识等

        措施:国情教育+专业实习  

        开设国情教育课,辅以基层国情调研和革命老区新闻夏令营等活  动,媒体一对一指定有经验的编辑记者担任实习指导导师

        媒体国际传播力架构

        新华通讯社    8种文字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

        117个驻外分社、海外7个总分社

        2010开播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台(CNC中文台)和英语台(CNC World)

        中央电视台    开办6个语种国际频道

        全球7个区域中心记者站、43个记者站

        2011年正式开启国际视频发稿平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使用61种语言广播

        境外50个整频率调频台、12家环球网络电台、国内4套外宣调频广播

        30个驻外记者站  3165个海外听众组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