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和品格。唐山,一座在地震废墟上崛起的英雄城市,曾伴随新中国的成长和改革开放的春风,谱写了一曲曲精神的赞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唐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要求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弘扬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容的新唐山人文精神,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伟大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也为当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了有效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北省唐山市地处渤海之滨,毗邻京津,具有百年工业历史。辖区面积1347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30万,其中城市人口310万,下辖2市6县6区、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5个省级开发区。
唐山,人称“煤都”、“北方瓷都”,是一座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城市。1976年在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震后3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的大力支援下,唐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世人面前。今天,唐山的综合实力已从地震初期的全省11个地市排名倒数第一,跃居全省第一。2009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780亿元,在全国地级城市排名第4位。
孕育形成
唐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燕山、长城、渤海、孤竹古国留下了唐山人文历史脚印。从饮誉国内外的评剧、乐亭大鼓、唐山皮影“冀东三枝花”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东陵,从近代工业摇篮到“科学发展的前沿”,为新唐山人文精神积淀了生存的沃土。唐山曾孕育了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巨匠曹雪芹、评剧之父成兆才、实业巨头周叔弢、桥梁大师茅以升、考古学家裴文中,等等。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是唐山文化宝库闪烁的明星。
唐山也是一座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城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催生新唐山人文精神的主线。20世纪以来,先后涌现出“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精神,被毛泽东同志赞誉的“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受到周恩来同志赞扬的“当代愚公”精神,以及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激励唐山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赋予新唐山人文精神鲜活的时代元素。2006年7月,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亲临考察,作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指示,为唐山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伟大实践,成为新唐山人文精神产生的坚实基础。2007年,全市掀起了新唐山人文精神大讨论。2008年初,市委八届四次会议提出“大力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同年5月,市委集聚民智,凝练出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涵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从“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精神到今天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唐山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
核心内涵
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涵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内容丰富,表述凝练,是一个有机整体。感恩是基础,博爱是源泉,开放是动力,超越是目标。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在唐山人文品格方面的统一和升华,是唐山人饮水思源的至真情怀。它植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朴实的知恩图报的“义”,又饱含当代中国人民对社会无私回报的高尚的“义”,表明了唐山人民对时代、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大自然的一种责任和追求。
博爱,是唐山大爱无疆的真情表白,是汲取民族优秀文化,借鉴人类共有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唐山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地震灾害给唐山留下了4200多名“地震孤儿”和3800多名被外国专家预言生命极限不会超过15年的“截瘫伤员”。30多年来,地震孤儿都已成为新唐山建设的栋梁和骨干,近2000名“截瘫伤员”依然健在。唐山用爱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开放,是唐山历史积淀与时代感召的凝结,是唐山人文性格的本色,也是唐山包容世界的博大胸怀。唐山曾借开放之风,占我国工业文明发展先机。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发展的每一步,更是得益于解放思想、得益于大开放、大发展。从“煤都”、“钢城”的内陆资源型城市到“大码头”、“大轮船”的海洋生态型城市,唐山高歌猛进,实现了又一次“凤凰涅槃”。
超越,是唐山人精神品格的传承和积累,是唐山人创新创造的非凡气质和不懈追求的集中体现。超越给予唐山人以敢为人先的胆魄和勇气。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唐山取得了重建家园的伟大胜利;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唐山挺身崛起,展翅腾飞。
新唐山人文精神,是唐山优良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高度概括,代表了唐山人民共同的诉求和行为准则,具化为各级领导的执政理念、发展理念和目标追求,体现在市场主体的经营理念和全社会的行为准则。
党的十七大以来,唐山各级领导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目标追求。
在此过程中,全市各级政府相继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服务环境建设年活动,推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高效政府、廉政政府”活动。唐山市场主体由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变成了社会、文化、生态、市场效益多赢理念。一大批国企,面对金融危机、企业生产任务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带头节能减排,树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生命至尊、公平至上、诚信至要”理念已成为全社会行为准则。在支援汶川抗震救灾、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以及支援其它兄弟地区抗击自然灾害时,唐山人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遵行了这一准则。
实践路径
这些年,唐山以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路径。
⒈凝心聚力之路
一是坚持理论武装,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2007年以来,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连续三年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近些年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先后开展了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干部作风建设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创先争优”等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坚持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学习教育。2007年以来,每年都要开展群众性“新唐山人文精神”大讨论,开办“人文唐山大讲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新唐山人文精神的认知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四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媒体高扬时代主旋律,利用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先后与中央党校科研部、中国文化促进会联合举行“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活动。通过专家解读、百姓参与和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新唐山人文精神”的理解,并具化为实实在在的内容,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向心力。
⒉典型示范之路
一是培育和选树道德模范。近几年,唐山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文明市民标兵”、“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等系列活动,先后培育出200多位国家、省、市级道德模范。二是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开展“道德模范宣传月”、“道德模范网上行”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三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优良风气。
⒊品牌战略之路
坚持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发挥精品的磁场效应。一是在坚持“月评学雷锋十佳”20年雷打不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二是不断挖掘、提升新唐山人文精神时代内涵。三是不断巩固扩大1993年以来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成果。四是先后推出了被视为引领河北社会风尚“风向标”的“帮一点”精神和以宋志勇为代表的13名唐山农民义士英雄群体。
⒋群众创建之路
坚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一是推进“四位一体”群众性创建活动,把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创建活动。三是围绕节日和重大活动开展活动。四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⒌制度建设之路
近些年,唐山坚持制度建设立市,逐步建立了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全民学习全民参与机制、典型引导带动机制、群众性创建活动保障机制、思想文化传播引导机制、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的激励机制。在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中增添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成果考核的标准,加重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的权重分值,发挥了“精神GDP”导向作用。
⒍软实力之路
一是建设“文化名城”。通过打造文化产业精品力作,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提升城市生态形象。通过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之中,使新唐山人文精神变成了城市符号。三是打造软实力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基本成效
新唐山人文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融入了人民群众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伟大实践,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和文化成果。
⒈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转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实践。二是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推出了100个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发展模式,取得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三是注重体制机制引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变成管长远、管全局、管根本的政策和制度,建立了引领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⒉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
一是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以国家新型工业化城市、创新型城市示范点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批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化。二是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已成为新兴产业聚集高地。三是推出了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日新月异,在曹妃甸首届论坛上作出了把唐山打造成推进绿色增长新领军城市的庄严承诺。近几年,以“壮士断臂”勇气,综合整治了4591家企业,淘汰落后企业1504家。低碳生活走进了千家万户。
⒊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一是确立以“双核两带”和“四城一河”为主体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改变了城市传统布局。二是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契机,建设了核心区域28平方公里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58平方公里的环城水系,唐山空港顺利通航。三是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申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城市环境大为改观。四是与新加坡、日本签约,分别建设曹妃甸生态城和南湖生态城。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改造工程作为成功范例参展上海世博会,被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评为 “2010年度中国最佳城市中央公园”。
⒋社会治理创建新结构
一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三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每年11月份的法定全民献计献策月,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建立了干群沟通常态化渠道,建立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注重宣传教育,强化矛盾预警的社会矛盾综合调控机制。
⒌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新组建的唐山演艺集团公司,焕发了活力,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赢。二是先后推出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三是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陶瓷博览会和第六届评剧艺术节。四是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近两年唐山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投资上亿元,拍摄了《唐山大地震》、《铁肩担道义》、《大龙脉》等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⒍党的建设科学化取得新成效
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方式方法。二是全面推行“三日一网”制度,扩大“手机党校”、“网上党校”覆盖面,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三是推行农村“1+2”人才组合,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四是建立党建科学化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五是“创先争优”活动健康发展。
⒎惠民工程不断扩展新领域
一是政府每年实施的2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兑现。二是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民医保”、公办普通高中免费教育。为9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三是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活动。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全民体检工作,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计划,实现了社区医疗全覆盖。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了城乡的低保标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不断扩大,建立了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提高。五是人民群众收入水平逐年增长。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3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7420元,增长12%。2008年,唐山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几点启示
新唐山人文精神之路,是一条立足唐山实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践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以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为载体的创新之路。唐山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体现城市人文特点
城市发展首先是文化发展,城市建设塑造外形,城市文化塑造心灵。用文化发展推动城市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人是文化的产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核心讲的是一方文化养一方人。一个城市的品格和精神,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博大、丰富多彩,体现在各个层面。一个城市的品格和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通过培育城市精神使之具体化,成为行为准则和标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富有成效、丰富多彩。通过提炼塑铸城市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民心,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⒉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地位
唐山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方向上赋予新唐山人文精神以质的规定性,指导新唐山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光大。而新唐山人文精神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赋予鲜明的唐山特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和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和鲜活实践。为此,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创新实践。
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唐山紧紧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这一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了科学发展。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发展大局,才能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产生时代魅力,从而达到感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
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打造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新唐山人文精神就是一个品牌,提升了唐山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既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和人文精神,也展现了唐山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和时代风貌。(本报专题调研组 执笔:张继成、邵荃、耿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