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正在举行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就是“社会建设”。同时,深圳进行公示并交由市民讨论的“十二五”规划中,“一体化”和“社会建设”都成为市民关心的重点和亮点。
2010年7月1日,国家批准深圳经济特区扩大至深圳全市,被分割为“关内”、“关外”30年的深圳终于融为一体;紧接着,国家批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规划,深港“一体化”向前跨了一大步。于是,“一体化”成了深圳2010年全年最热门的话题。
2010年岁末,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深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必须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圳随之作出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并罕见地举行了一个高规格的全市社会建设动员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随之——
“社会建设”成为深圳新的流行词
“社会建设”和“一体化”,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市民,解读这两个流行词的主视角都是“民生”。
在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中,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民生幸福城市”。这意味着,深圳的发展思路已出现“拐点”。
深圳已不再满足只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立志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深圳也不再满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要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正是从这个“拐点”,深圳开始了“十二五”的起步。而——
拉长民生“短板”是最大的民意
自从深圳成为特区,整整30年,作为“广东第一强镇”、特区“咽喉”和最大的“菜摊子”,深圳布吉的知名度在国内并不逊色于最早开发的罗湖。
但一道管理线,却让彼此紧连的布吉和罗湖有着巨大反差。无论城市的公共设施、市民的居住环境、政府的服务能力,“关外”的布吉都大大逊于“关内”的罗湖,网民对布吉的叫苦邮件塞满了市委书记王荣的信箱。
在深圳,不仅只是布吉表现出这种反差。
三甲和市级医院全在“关内”;“断头路”全在“关外”;公交覆盖率“关内”高于“关外”、公交票价却“关外”高于“关内”……
反差不只是表现在“关内”与“关外”。
深圳GDP在全国排名第四、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率先突破1万美元,2010年的GDP总值预计将达9350亿元。
但是,1400万人口的深圳,眼下只有4所三甲医院,而广州共有三甲医院35所;深圳每万人平均拥有病床数17.6张,而广州为60.1张;2010年,深圳有5.48万名考生参加中考,而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只有2.64万个,可入读公办普通高中的考生不到一半。
一些民生领域中的“短板”,与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水平明显不“匹配”。拉长“短板”一直是深圳的最大民意,也是人大、政协会议多年的主要话题。
王荣说,这是老百姓的最大期盼、也是深圳特区的新使命、更是科学发展观对深圳新时期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
特区“一体化”要与民生“对接”
拉长民生这块“短板”,最突出的是缩短“关外”与“关内”的差距。
当成长中的深圳日益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烦恼,国家批准深圳“一体化”,无疑给了深圳起步“十二五”的最佳机遇。
人们欢呼“一体化”给了深圳持续发展的空间,“关外”的宝安、龙岗更是瞄准与“关内”的对接。但市委书记王荣提醒说,“一体化”的第一“对接点”是民生,“绝不能把发展变成简单的房地产发展”。
年前,深圳公布了特区“一体化”建设的3年实施计划,累计投资2789亿元用于原“关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的第一步,“十二五”期间,深圳将提供保障性住房24万套、新增普通公办高中学位2.5万个、每万人病床数提高到34张……
“十二五”前两年,原“关外”每万人均病床数从18张增至25张、高速和快速路里程达到360公里、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由76%提高到90%、打通97条“断头路”——
民生为重赢得了民心
2010年岁末,政府投资7.8亿元、按三甲标准建设的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在布吉开诊,市民很是高兴:“以后不用跑罗湖了”;在新开通的M227路公交车上,乘客们称赞“关外”许多区段不再是“公交盲点”;在宝安新建的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家长们说,公立名校终于走进了“关外”。
2011年新年前后,深圳原“关外”将增设1331个公交站、新开通64条公交线、6条重点建设道路主体建成通车。
诱人的前景,让“前海”成为“黄金宝地”,但以“民生为重”的深圳,将这块“黄金宝地”规划为保障房重点地区,前海地铁枢纽站地面的1.1万套保障房已开工建设。
民生为先、民生为重赢得了民心。
把“民生”作为特区“一体化”的“对接口”,深圳市民普遍反映“关外”不再是“郊区”、“关外”居民也不再是“次等市民”;位于关外的比亚迪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建均说,公交路线、三甲医院、优质学位等向“关外”倾斜,“消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以“民生”对接的深港“一体化”,让两地市民对“半小时生活圈”充满憧憬。
本报记者 易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