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1日 星期五

    内蒙古“极寒”有备不成灾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1日   05 版)
    呼伦贝尔草原的严寒中,人们出门时袜子手套都要穿戴两套,口罩也是必需的。本报通讯员 王伟摄

        多个地区遭遇超过-40℃持续低温袭击

        受近期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多个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风雪天气,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地区,连续七天最低气温跌破-40℃,大兴安岭阿龙山日前还出现了-48℃的低温极值,成为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温度最低的极寒天气过程。

        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地区,从1月8日起,呼伦贝尔市连续七天最低气温跌破-40℃,并出现入冬以来温度最低、持续时间最长的极寒天气过程。1月12日,大兴安岭的阿龙山,最低气温达到-48℃;随后,根河、图里河、额尔古纳、海拉尔、牙克石等八个旗市最低气温相继都跌破-40℃,图里河镇也创下了-47.4℃的当地今冬最低气温。同时,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也遭受极寒天气。 

        降雪导致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大部分乡镇公路被大雪覆盖。在锡林郭勒乌珠穆沁草原,积雪的平均厚度达到了40厘米,最大厚度超过1米。多条国省道干线、边防公路、牧区公路,虽然多次抢通,但由于这几天草原不断刮起的“白毛风”,刚刚清理畅通的道路一再被积雪封阻。目前,内蒙古中东部锡林郭勒盟境内通往乡镇的400多公里公路仍然被大雪封阻,东乌珠穆沁旗3个苏木镇、2个社区、7个嘎查村牧民出行受阻。当地已经派出8台清雪机,正在日夜不停地为牧民清雪开路。

        连续几天的低温天气,使呼伦贝尔草原变得更加干净和寂静,人们大部分成为“宅人”。牙克石市委宣传部李文戈说,“我们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寒冷天气,防寒防冻的知识很丰富。比如,人们出门,袜子、手套都要戴两层,口罩也是必需的。因为在-30℃以下的时候,人只有眼睛才能暴露在外面,人呼出的气体马上就会成霜结冰”。

        气温并没有达到历史最低值

        据呼伦贝尔气象台负责人介绍,极寒天气在前几年少见,但在去年和今年都出现了。不过,这个气温与历史最低值还有一定距离,呼伦贝尔其他观测站也尚未出现突破历史极值的低温。

        以呼伦贝尔市的根河为例,在1951年至2010年60年中,几乎每年1月中旬都会出现最低气温小于-40℃的低温,其中比较严重的年份为:1961年1月4日至19日,连续16天低温。1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为-48.5℃,出现在1960年1月18日。

        近期的低温虽然没有突破当地极值,但低温对当地交通和畜牧业影响很大。严寒天气使牧民无法正常放牧,呼伦贝尔草原牲畜提前一个半月进入饲养期,圈养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牲畜冻死冻伤,但是当地饲草仍有缺口。当地政府及驻军为牧民破雪开道,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及草料等物资。

        受寒冷天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各大医院中,患咳嗽、感冒、气管炎的人数增多,尤其以小儿和老年患者居多,并且多为呼吸道疾病。但当地中青年喜欢“超低温”,他们认为,如果冬天温温吞吞变冷,反而容易患病。

        极度低温为何成灾不大?

        面对“超低温”,记者在采访时有一个感觉,外面的人感到吃惊和好奇,但里面的人却极其从容平淡。呼伦贝尔市气象站副站长郑洪玉说:“目前来看,最近气温还会持续较低,虽然会有缓慢回升,但幅度不是很大,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供暖;再就是对出行带来不便,低温天气容易产生烟雾,加上前期积雪比较厚,路面较滑。”

        极端天气对当地畜牧业影响很大。过去,遇到大雪和低温天气,草原上就出现“白灾”——大量牲畜被冻死、饿死,人也断粮少穿。但近20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行草畜平衡、饲舍圈养的科学畜牧业发展方法,牧民家家户户建起了高标准住房和棚圈,同时储存草料充足,牲畜不会发生挨冻受饿的情况。只要道路通,一段时间内不会造成大灾害。

        最让人担心的是,“超低温”会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当地城镇管网设施能不能经受住严寒的考验?记者了解的情况是,截至目前,内蒙古遭遇严寒天气的3个地区都没有发生大的停暖停水事件。

        以牙克石为例,受地理位置影响,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牙克石市冬季经常会遭遇-35℃以下的极寒天气。经过与严寒的多年斗争,当地各部门积累了丰富的抗寒经验。牙克石市自来水公司经理明志忠告诉记者,这次他们的供水管道经受住了-46℃的低温考验,主要得益于管道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中,事先充分考虑到极寒天气的影响,同时,他们年年精心维护管网设施,使用了许多耐寒材料。而且这段时间他们还一直在进行拉网式巡查。

        负责供热的牙克石热电厂副厂长周棉俊介绍,近10年,为了保证供热管道的安全,已经投入5亿元,全市的供热管道达到60公里,目前没有出现任何事故。一旦出现事故,他们会立即启动紧急预案。

        据介绍,此次极寒天气出现后,牙克石市的供暖、供电、供水等单位派出专人24小时巡网、值班、接听投诉电话并准备应急预案和抢修班组。牙克石市热电厂储存了大量燃煤,尽可能选择发热量高的煤进行供暖。供热区内,大部分住宅、单位的室内温度都在20℃左右。

        更为可喜的是,牙克石为了适应降雪严寒气候,出现了专业化、机械化的清雪技术队伍。过去积雪,要发动老老少少上阵扫雪除冰,但只能保证主干道勉强没有雪,同时由于使用镐刨锹铲,经常发生损坏路面的事。现在这支清雪技术队伍配备了清雪车、除冰车,清理效率和效果非常好。据介绍,由于这个冬季牙克石降雪多,清雪队伍已经连续奋战了40多天,所有城区的积雪积冰已经及时清理。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东北地区的低温天气从19日开始已经逐步回暖,保持在-23℃至-33℃的正常水平,而且,春节期间不会再出现“超低温”。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的一个课题组如此评价此次“超低温”——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另一方面,应对极端天气变化,要做到未雨绸缪。

        (本报呼和浩特1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高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