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勇)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亲切地看望了他,并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向他表示祝贺,对他长期以来为辽宁科技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1948年,师昌绪到美国留学,次年5月拿到硕士学位,两年半拿了博士学位。1955年6月回国,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对师昌绪说:“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任你选。”但是,这位35岁的洋博士却选择了沈阳,来到位于沈阳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成为众多在辽“科技国家队”队员中的杰出代表。
辽宁历来都是“科技国家队”云集的地方,目前仍有中央直属科研机构9个,还有实行企业化转制的中直研究与开发机构20个。
借助驻辽“国字号”科研院所众多、实力雄厚的优势,辽宁就地取“才”,借“巢”引“凤”,利用“国家队”的科技人才为本土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培养了众多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从而为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9年年底,沈阳自动化所与沈阳上汽金杯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合作的中华轿车变速箱装配试验线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地突破了大型机电自动化系统成套设计的技术瓶颈。项目投产后,变速箱装配年产量可达到15万台,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0年7月,沈阳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牵手,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进行全面科技合作,共同打造沈阳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公共研发平台、沈阳IC装备精密零部件公共制造平台。沈阳市将设立“市院合作专项资金”,每年筹集3000万元,重点支持中科院成果在沈转移转化。中科院沈阳分院将向沈阳企业陆续派遣500名科技特派员,协助解决技术难题,培训各类技术人才。
滕卫平副省长说:师昌绪是辽宁首位获国家科技最高奖的科技工作者。这不仅是对师昌绪院士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辽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巨大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根本动力,继续推动“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的转变,为建设创新型辽宁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