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

    法国媒体炒作“雷诺汽车泄密案”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15日   08 版)

        一段时间以来,法国媒体围绕雷诺汽车厂的泄密事件,尤其是事件背后所谓的“中国线索”吵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似乎又抓到了扩大报纸销量、提高收视率的上好话题与机会。然而,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这些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事实根据呢?答案很明确,没有。有的只是捕风捉影的猜测与相关部门“透露的消息”,还有所谓“专家”振振有词的“推理”。这些透露的消息与推理同样没有清楚的事实依据。

        更令人不解的是,被窃密的雷诺公司自己也没有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正式提到泄密事件背后所谓的“中国线索”,法国政府也从未谈及。对于此次被法媒恶炒的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明确指出,这些所谓对中国的指控“毫无根据、不负责任,也不能接受”。

        法国政府发言人已郑重表示,“法国政府迄今没有正式指控任何国家”涉嫌雷诺泄密案。日前,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德更是进一步指出,目前没有必要去猜测或想象,泄密事件背后有某个国家或公司。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不合时宜的”。

        既然没有事实根据,仅凭一些小道消息,法国一些媒体又为何如此起劲儿、轻率地炒作所谓的“中国线索”?《费加罗报》更煞有介事地以“中国如何在雷诺公司窃取情报”为题,绘声绘色地给法国的读者讲着“想象中”的故事。不知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新闻自由”。

        雷诺事件反映了法国部分媒体在对华问题上一贯的不负责任态度,而这种态度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始终戴着“有色眼镜”从门缝中观察中国,并以固执的“成见”报道中国,这些媒体长期以来一直在误导法国民众。记者20多年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作经历见证了这种误导所产生的负面影响。2008年3月,法国主流电视台上反复将缅甸警察驱赶游行流亡藏民的画面说成是中国警察“镇压西藏民众”,闹成“张冠李戴”、“偷梁换柱”、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而这种“跌份儿”的新闻专业败笔却丝毫引不起此间媒体的反思。法国人民运动联盟的总书记让·弗朗索瓦·格贝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国媒体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精神”。

        当下的法国,媒体批评、诋毁中国被认为是一种“政治正确”之举,因此,在这种气氛之下,多年来“涌现”出了不少专门抹黑中国的记者与所谓的专家。一些媒体也以热炒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为卖点,“逢中必炒”。几天前,法国《费加罗报》的一位专栏作者振振有词地写道:“我们的同胞要知道,印度与中国是有着25亿穷人的国家,没有丝毫的社会保障,他们进入世界贸易与经济体系,势必会冲击我们福利国家……”如果不是蓄意诽谤,怎么会发出如此无知可笑的议论?

        戴高乐将军与我国领导人缔造出的中法关系有着深厚的政治基础。近两年来,中法领导人为修复奥运前后出现波折的中法关系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法关系也在快速改善之中,已经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一些法国媒体的涉华报道的确令人遗憾,媒体应该成为中法关系发展中的“附加值”,而非消极因素。这是符合两国利益,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

        据悉,法国司法当局已开始就雷诺新款电动车泄密案开始调查,人们期待着真相早日昭示天下。

        (本报巴黎1月14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 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