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

    创新,创新!

    ——来自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报道(一)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15日   04 版)

        掌声如潮。如潮掌声是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开幕序曲。“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型人才。”温家宝总理这样说。

        在过去的十年,3022项获奖成果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所经历的艰苦努力、拼搏腾飞。而此次,又有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7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加入到了这一行列。“继续突出激励原始创新,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依然是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突出特点之一。”国家奖励办相关负责人说。

        掌声如潮。如潮掌声是全国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褒奖,对师昌绪、王振义两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的礼赞。

        在漫长而充满曲折的科技人生中,两位老人突破了一个个世界性的难题,为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当老一代科学家仍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时,年轻一代已经渐次在科技创新中成为栋梁。在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的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比例已经达到49%。

        掌声如潮。如潮掌声是对那些已经改变或即将改变我们生活的科技创新的敬意。

        “我们的成果在国际上取得了好几个‘第一’。比如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深水、急流、潮汐河段条件下大型群桩基础全钢护筒施工控制技术,实现了世界上最大钢吊箱的整体下沉,突破了大型钢吊箱的规模和重量制约。”谈到自己领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喜刚充满自豪。应用这一成果,我国建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跨度连续长度最长的双塔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意味着我国已经迈进世界桥梁强国之列。

        “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定量电子显微镜方法与氧化钛纳米结构研究”、“胶质细胞新功能的研究”、“新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钛硅分子筛”……一个个专业名词,一项项普通公众完全陌生的科技成果,却将真实地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图景。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这个舞台上,它们和它们的发现、发明、创造者一道,享受着本应属于它们的荣光。

        掌声如潮。如潮掌声是对以创新为生命的科技企业的期许。

        国家奖励是“风向标”,引导着科技发展前进的方向。经过几年来的奖励,创新不仅是科研单位的内生动力,也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渴望。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8.2%,而且中小型科技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达到了28%。国家奖励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说明科技进步中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显现,企业对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

        2011年,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领衔研发设计并建造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船、起重铺船等深水作业船队,将陆续投入运营。“这个船有多大?长114米、宽90米、高度112米,在那上面走路你会觉得像在陆地上一样扎实稳当。”中海油高级副总裁、研究总院院长陈伟介绍说,这台钻井船能载着9000吨的重量,在3000米水深的海洋里安营扎寨,打出12000米深的钻井。创新的投入是巨大的,仅这条船的总投资就达到60亿元,但收益会更大——“近三年,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成果新增收益467亿元,新增利税180亿元。”

        “创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林说,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如果没有创新,三一的产业链就不会延伸到研发和服务的两端;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三一在金融风暴中的逆势而上。”何真林说:“有了创新,再来两个金融风暴也吹我不垮!”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温家宝总理说。

        掌声如潮。如潮掌声献给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繁荣的伟大祖国。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齐 芳 邢宇皓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