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3日 星期四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

    滑稽的“佐料”

    王纪宴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13日   12 版)
    ▲200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乔治·普莱特担任指挥。图为他在排演时露出的滑稽表情。

        十多年来,每年元旦我们都能通过电视收看现场直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每届新年音乐会上必不可少的那些开心小噱头,也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本身一样成为一种传统。正如维也纳音乐著述家普拉维在他的《圆舞曲节奏中的世界历史》中所写的:“……这里最让人们开心的牺牲品是快速波尔卡《打猎》,一次甚至将一只死兔子放到了布满鲜花的指挥台上,至少有一位身穿猎装的牧师放了一枪。在演奏《爆炸波尔卡》时,乐队队员戴上了消防队员的黄色钢盔——为什么不能戴呢?这些都是善意的玩笑。” 

        200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由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的。音乐会的第3首乐曲是约瑟夫·施特劳斯的《饶舌妇》波尔卡—玛祖卡,在临近结尾处,双簧管像个得宠的饶舌妇一般,没有节制地絮叨个没完,只见指挥台上的小泽嫌恶地背过脸去,以一个极不耐烦的手势制止首席双簧管演员。但双簧管老兄却挑衅地继续吹了三个音,仿佛在宣称:我还要说!你能怎么样?这段“对手戏”实在妙不可言!

        而这一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精彩的“佐料”是:《蓝色多瑙河》开头波光粼粼弦乐碎弓像每年一样被听众的掌声打断后,乐团中的许多位演奏家开始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向听众致以问候,最后,小泽大师略加沉吟,竟用汉语说出了“信(新)年好”!那么,这位指挥大师如何向他自己的同胞致意呢?他托乐团首席雷纳·屈希尔代劳,当这位小提琴家用不熟练的日语问好时,我们可以听到大厅里的听众立即发出会心的大笑,为什么?据悉屈希尔的夫人是日本人,由屈希尔这位日本“女婿”问候,不仅合乎情理,而且更有效果。

        2009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他在音乐会曲目中首次引入了海顿的《告别交响曲》。这首乐曲标题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海顿一生中有30多年是在埃斯特哈其亲王的宫廷乐队供职,担任乐长,负责指挥演出和创作。有一年,亲王突然宣布要解散他的宫廷乐队,这意味着几十位乐师将失去生计。海顿和他的乐师同事们并没有权利和勇气向亲王提出异议,但为了保住自己和众位乐师的饭碗,海顿通过音乐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和乐师们的愿望。他写了一首升F小调交响曲。海顿时代的交响曲通常都是大调的,小调作品相当少。因为乐师们服务的对象王侯将相们更喜欢听到大调音乐的昂扬乐观,不太喜欢小调音乐的黯淡忧郁。虽为小调,但这首交响曲一直到最后一个乐章进行到中间部分时也没有显示出太多与众不同。就在最后的乐章临近结束时,听众吃惊地发现,舞台上的乐师竟然开始渐次结束演奏离席而去。他们在演奏完自己的声部后熄灭自己面前谱架上用以照明的蜡烛,默默地离开,先是圆号,之后是双簧管、大管……到最后,只剩下两位乐师在小提琴上奏出哀婉伤感的旋律。终于,他们也结束了演奏,吹灭蜡烛离开了舞台。这种一反常态的别致结尾令亲王和在场听众大惑不解,而伤感的音乐和形式又让他们深受感动。当亲王知晓了蕴含在音乐中的乐师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时,他作出决定——不再解散乐队。

        在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巴伦博伊姆和维也纳爱乐乐团按照传说的形式演奏了《告别交响曲》的最后乐章。当不断有乐队队员结束自己的演奏、拎着乐器离开舞台时,巴伦博伊姆装得大为吃惊,目瞪口呆又十分无奈。当最后只剩下一位乐师在台上演奏时,他赶紧殷勤地凑上前去,脸上堆满既感激又讨好的笑容,那意思是:“你不像他们,你好好演奏啊……”但这位老弟最终也站起来走了!巴伦博伊姆手拿指挥棒,一个人站在空空荡荡的舞台上,一脸的恐惧、不解、愠怒和绝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