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本版主编见到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问道:“当前的中国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他脱口而出:“科技创新!现在中国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投资方向。投资方向在哪里?在新的科技成果。”
我再问:“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怎么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他说:“那要看我们的人才储备和人才素质啦!”
我追问:“人才问题怎么解决?”
“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从长远看,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形成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机制。”他说。
显然,只有以“创新”为核心,让“科技—人才—教育”三者互动起来,才能破解中国当前科学发展中的难题。
这几年“创新”讲得不少,但如何创新还是需要探讨的。首期《同舟》,特邀请几位政协委员一起来“会诊”这个问题。
戒做表面文章
【话题背景】在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各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数据表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有万分之三,而美国、日本为5%左右;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其他创新型国家则高达70%以上。
【对话直录】“满大街跑的帕萨特、马自达,其核心技术都来自国外。”全国政协委员胡永柱直言,我国制造企业多数仍专注于生活消费、原材料等低端制造领域。
许多人为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所陶醉,但政协委员们却很忧虑:代表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高端装备,我国仍严重依赖进口。更直白些说,“有的关键螺钉也要进口,更不要说一些高端的仪表仪器了。”
科技创新,不能做表面文章,而要在自主创新上下真功夫。
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挑战,全国政协常委沈滨义说,只有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戒用平庸“人才”
【话题背景】“141万”,这是去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个别职位考录比接近4000∶1。地方公务员的考试同样异常激烈,比如北京市2010年处级公务员选拔笔试,是7000人争194个职位。社会上不少人提问:“国考热”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不好不坏之事?
【对话直录】“国考热”,不在于是否应该考公务员,而在于这种人才走向是否利于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实现。
创新科技人才的“产业生态”、“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是各界别政协委员最关心的。他们呼吁要完善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还提醒,我们现在是靠加大力度提高物质条件,比如,百万年薪、上千万启动经费来吸引国外的人才。这种待遇差别有可能造成“招来一个女婿,气走几个儿子”的后果,导致本土青年人才流失。要根本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是要立足自己培养。
“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却是人才少、创业少。目标和现状之间的这种矛盾迫切需要解决!”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委员一语道破问题的要害。
科技创新的瓶颈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就是能够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委员说。
用平庸“人才”,还是用创新型人才,这是“自主创新”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戒遏制个性
【话题背景】2009年下半年,对我国科学事业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钱学森、季羡林、贝时璋等几位大师级专家学者相继去世。人们在悲痛之余,沉重地议论起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种种话题。
【对话直录】“‘钱学森之问’,实际上就是对教育现实状态的一种拷问:有这么多的大学,为什么真正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却严重匮乏?实际上,这也是钱老对创新教育的呼唤和期待。”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委员十分忧虑地说。
民盟中央也曾建议,必须充分重视教育对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优先发展。
“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阻碍着创新人才的发展。”朱清时委员强调,灌输式教学不适应当前的时代特点,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改革。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转变这种教育观念。
我们的时代需要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由接受式教育发展而来的,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根本变革,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顺应了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前沿。
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有个好的创新教育,能培养出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呢?
协和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邱贵兴委员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前提。”
委员们的看法出奇地一致: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因此,要“互动”、“联动,让科技、人才、教育三者相互助力。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