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2日 星期三

    “红楼”情缘

    作者:姚锡娟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2日 14版)
    姚锡娟在电台播讲小说《红楼梦》。

        两年前,中央银河网络台重播我演播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有网友收听、下载、反馈,让我很感动。我便想,把《红楼梦》录音制成CD出版,保质保量地满足听众需求,同时也把这部倾注着许多人心血的作品留下来。

        《红楼梦》是我此生唯一一次涉足长篇小说演播。1985年10月,大概因了《血疑》等电视剧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谢文芬、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刘佳斐找到我,邀请我播讲《红楼梦》。《红楼梦》我读过多次,我喜欢、可从来没想过我要播讲《红楼梦》啊!

        彷徨犹豫之际,偶然看到大画家黄宾虹先生摘录的描绘黄山的古诗:“高峰挂紫石,峭壁沸汤池,不入云霞处,安知天下奇”,我心有所动。也许是与《红楼梦》的情缘,也许是对“高峰紫石”的向往,我终于抱定决心,接下这个任务。我敬畏这部伟大的经典,也知自己的不能,不敢轻慢。当时有位书法家送我“天道酬勤”四个字,我含泪接下条幅,心内明白,我虽才浅,但勤却是付得出来的。

        在准备和播讲中,我痴痴迷迷、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这部巨著给予我的养料,逐字逐句咀嚼着、体味着曹雪芹先生的“荒唐言”、“心酸泪”。我提出了三百多个问题请教红学家,我的播讲本上注满符号,我的沙发、茶几上堆放着各种参考书、词典,生怕会错一个意,念错一个字。

        1985年12月18日晚上,谢文芬女士、胡小伟先生、刘佳斐女士、吕仲起先生、白清芬女士、匡景焉先生、彭雪珍女士、年轻编辑邓国材、唐同炎等合作者来到了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录音间,小小的操作室内弥漫着紧张、期待的气息。我静静地坐到麦克风前,调整好情绪,录音的红灯亮起……我终于读出了“话说东南地方有个姑苏城”这开篇第一句。

        那段时间呀,我魂牵梦绕的全是红楼梦中人——与他们同悲同喜、同进同退,他们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浸润在创作的愉悦与艰难之中的我,感受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心境。

        播讲《红楼梦》,我融进了二十多年的艺术积累,话剧、配音、朗诵艺术给予我理解作品和塑造语言形象的能力;中国戏曲艺术激发我的灵感,让我以生旦净末丑的语言程式找到《红楼梦》中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各色人等的语言参照。

        播讲《红楼梦》令我终身受益!开录前忐忑不安,录完后依依不舍。至今我还保存着已经残破的播讲原本,保存着改错记录,它们是我心头难以割舍的情缘。

        二十五年后,我再次寻访当年的合作者时,大家都是退休老人了。当年指导过我的播音界泰斗夏青先生和红学才子蒋和森先生早已驾鹤西去,令我痛惜不已。欣慰的是,又见到了八十高寿慈祥宽厚的红学家陈毓罴先生,他是我们播讲版的顾问,这次又应我之邀热情地为CD出版写了前言。我在他身边再次听他讲解,仿佛时光倒流,令人感怀、留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