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趁热打铁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1日 14版)
    绘图:赵和平

        从语言结构来看,无论俄语、英语、法语还是其他语言,直译都是“打铁吧,趁它还热”。

        实际上,“趁热打铁”是一个早为人类掌握的科技知识。金属的强度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强度越低,所以锻造金属物件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如果温度低了,金属软化不够,变形抗力太大,就不容易打造成合适的形状。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金属武器的硬度决定了战士的生死和战争的胜败。

        在各国浩如烟海的成语、谚语世界,恐怕没有比“趁热打铁”的寓意更一目了然的了。它告诫人们做事情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不拖延,否则遗患无穷。看来,尽管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但在“打铁要趁热”这一铁打的事实面前,均不约而同地总结出这句意味隽永的文字。

        读到“趁热打铁”,我们眼前仿佛出现赤膊站在炙热的火炉旁,臂露青筋捶打热铁的阳刚铁匠;听到“趁热打铁”,耳畔就会响起威尔第歌剧《纳布果》里那首脍炙人口、铿锵有力的《希伯来奴隶大合唱》,伴随着铁锤砸在铁砧上酣畅淋漓的叮当节奏,奴隶们热血沸腾,纵情欢唱:歌唱我们伟大祖国,歌唱过去的美好时光。我们忍受着痛苦和悲伤,留着忧伤和悔恨的眼泪……

        欧仁·鲍迪埃在用法文创作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时,就使用了“Battons le fer quand il est chaud”(法文“趁热打铁”)的歌词,中文译文是“趁热打铁才能成功”。“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抛头颅洒热血。从这个意义上讲,“趁热打铁”堪称号角,战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