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7日 星期五

    以色列罢工令国事外交尴尬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7日   08 版)

        以色列和俄罗斯外交部3日宣布,由于以外交部工会罢工,无法保障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500人代表团接待和安全,决定无限期推迟这次访问,甚至可能取消。罢工还殃及斯洛文尼亚总理、克罗地亚总理、荷兰外交大臣、斯里兰卡农业部长等贵宾来访,这些国事访问也被迫取消。

        以外交部对此深表遗憾。外交部工会主席高德称,俄人民是智慧民族,会明白发生的一切,他说他们“别无选择”,而且不只是俄总统等多国首脑的来访受阻,他们还将不为内塔尼亚胡总理3天后访埃及准备行程,不向部长和议员们发放外交护照,罢工制裁涉及面很广。外交部网站通告说,鉴于劳资分歧,工会决定从去年12月27日怠工,领事部停止办公,电话不接,电邮不复。如确有紧急事务,可发传真阐述理由。

        以俄关系本来就很敏感,这是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首次访以,上次是5年前普京访以。此行将讨论伊朗核问题、以巴和谈、俄对叙利亚军售等重大问题。以外长利伯曼是苏联犹太移民,是以俄犹太人为基础的“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主席,俄总统来访,他自然风光无限。利伯曼对此极为恼火,他怒斥罢工损害国家形象,宣布决不和他们无休止谈判加薪,称本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访将不会推迟,届时还不复工,将求助总理府和其他政府部门协助接待。

        以总工会势力强大,经常为各种加薪、退休金等待遇和政府谈判,若不解决,就合法罢工。去年,以就业服务局、市政和公共事业部门、本古里安国际机场、75万公共部门员工相继罢工,要求年加薪3.5%,3年共提薪11%。但财政部只同意年升薪0.5%。直至新年前,总理出面谈判才达成协议,逐年加薪2%,3年共6%。

        以外交部罢工半年多前就开始了,总理内塔尼亚胡去年8月赴美参加巴以和谈时,外交部工会要求驻美使馆罢工,不为总理及随行服务。外交部罢工获社会广泛支持,他们17年工资未动。按“堵车理论”,如果大家都不提薪,也就认了。但去年国防部、情报部门升薪,外交部同级薪金低40%,驻外人员补贴少一半。工会要求今年提薪10%,因遭拒绝而罢工。

        尽管其罢工并非完全停工,班照上,只是公共服务怠工,但已令外事接待尴尬。外交部几百员工多年来在简易平房办公,前几年才搬进新建现代化大楼。犹太人平时衣着随意,怠工更不修边幅,曾屡屡发生穿拖鞋、仔裤接外宾,把外宾仍在酒店不管。俄外长拉夫罗夫去年6月访以时,机场无人迎接,以副外长闻讯紧急赶往机场,现找俄国旗和红地毯欢迎,随行人员只好自己租车,自办手续,客人颇不快。但因罢工而取消外国领导人来访,在以外交史上还是首次。

        外交部工会称罢工将直至谈判满意。埃拉特、海法、阿什杜德港口3日也罢工呼应,要加薪5%。财政部认为港口工人收入已远超全国平均薪水而拒绝。

        记者曾多次遇各行业罢工。人们即便多有不便也习以为常,还大都支持罢工,视之为维护社会公平。罢工时间取决于其危害性和重要性。

        电力、交通、机场等要害部门罢工,政府很快谈判达成协议。而学校教师罢工往往要拖很久,最长曾持续2个多月。人们理解这是“为国家的未来罢教”,获学生会及社会支持。

        政府对付罢工也有学问,电力等命脉部门已立法禁止罢工,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曼教授提出“底线仲裁”法,即不再耗时谈判,而只是简单地在双方方案中选一个。这迫使双方提出最合理底线方案争取中选,避免漫天要价扯皮。

        (本报特拉维夫1月6日电)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