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北方农村最休闲的季节,可是放映员王立新却忙得脚打后脑勺,频繁穿梭在去往各村的路上。全镇11个村2万多人,他要保证每人每月至少看上一场电影。安装在电影放映机上的GPS监控模块,监督着他每个月的工作量,一点都不敢偷懒儿。
数字放映机取代胶片机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号称“辽宁的西藏”。全市有136个乡镇、1352个行政村,75%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尽管有的县、乡过去也有放映队,但清一色都是160毫米电影胶片机,且片源供应不足、设备老化陈旧,放映员放一场电影和农民看一场电影同样不容易。个别乡镇村屯多少年都没放过电影了。
为了确保农民的文化权益,朝阳市决定从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电影放映基础设施条件入手,以数字化放映为龙头,积极探索“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新思路,建立起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将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不断扩大农村电影放映的覆盖面。去年年初,作为给老百姓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为全市136个乡镇每个乡镇配置一台数字电影放映机,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也将朝阳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试点市,确保农民每个月都能看上一场电影。
想看啥电影提前可预约
在朝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电影中心,一位负责数字电影接收工作的同志告诉记者:“每周二,通过数字电影地面卫星接收站接收新影片,然后贮存到加密硬盘里。放映员放电影,不用再抱着一大堆电影拷贝来回跑,只要带着内存卡到我这儿来转存一下就行了。”
现在,电影中心已经贮存了近千部各种题材的影片,既有经典老片,也有新出品的《唐山大地震》等大片,都是经过加密的正版影片,而且他们还把这些影片列出了清单,群众想看哪个,可以预约点映。
“过去放映,用的是160毫米电影胶片机,放映员一刻都不能离开机器,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放映事故。”王立新说,“现在用数字电影放映机,摁一下启动键就行了,而且还有遥控器,操作起来方便多了。”
放映员“偷不偷懒”GPS可监控
为了确保136套数字电影放映机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市里与各县区签订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使用协议》,制定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管理、维护、使用制度》。按照一个乡镇组建一支电影放映队的要求,全市共组建了136支放映队,每支放映队由两名放映员组成。所有放映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颁发电影放映许可证。同时,建立起市、县二级举报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落实监督举报责任,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对服务态度不佳、放映质量不达标、群众投诉较多的放映员收回设备,取消公益放映资格,重新调配放映员,对未完成电影放映场次任务的放映员进行处罚。
在龙城区西大营子镇河南村,记者看到:在放映员王立新操作的那台数字电影放映机上,装有高约10厘米的小天线。“这就是GPS定位装置。”王立新告诉记者,“这台机器一打开进入工作状态,何时何地在播放什么影片,广电管理部门都可以监控到。这些监控数据可以保留3年之久,可准确翔实地记录每台电影放映机的工作量,保证农民足额看到公益影片,杜绝在放映场次上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河南村农民吕大爷对记者说:“虽说现在家里有了电视,但我还是觉着看大银幕敞亮、亲切,大家伙一起看电影有气氛!”
王立新正给群众放映电影。
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 勇 通讯员 郭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