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4日 星期二

    文化交流是中英“百年大计”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4日   08 版)

        在2011年到来之即,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日前在伦敦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中国驻英国新闻媒体的集体采访。刘晓明大使表示,要将文化和教育交流作为中英两国关系的“百年大计”来强化筑实,使两国关系更加丰富。

        刘晓明大使回顾说,人文交流热是过去一年中英两国关系的三大“热”之一。上海世博会是两国合作的一大亮点,英国馆以其创意和创新吸引了800多万中国观众,并获得世博会设计金奖。中国赴英留学生数量在欧洲继续保持第一,并且呈现大幅增长,目前有12万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汉语热”在英国继续升温,中英双方已签署协议,将合作加快英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英国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全年有望创下超过20万的纪录。

        高层交往热和经贸合作热是过去一年中英关系的另外两“热”。英国联合政府执政以来,两国高层继续保持密切接触,战略互信加深。2010年11月,卡梅伦首相率英方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代表团访华,两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各领域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英联合政府外交、财政、商业、教育和气候变化等多位内阁大臣也相继访华。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经贸联委会、教育部长峰会等重要交流机制运作良好、成效显著。

        中英贸易在2010年取得新突破。两国领导人确立了未来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过去一年中,中国投资项目数在英国投资来源国中升至第六位,中国在伦敦投资的企业数量在各国中高居第二。

        刘晓明大使在展望2011年中英关系时表示,应当着重加强“三个力”,指出要将文化和教育交流作为中英两国关系的“百年大计”来强化筑实,使中英关系更加充满动力,更加“给力”。

        他认为,首先要加大推力。中英应继续推进两国间高层交往,保持领导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协调,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政策引领。为此,李克强副总理将在新年伊始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中英还应深化经济财金对话和战略对话两大机制。

        第二要挖掘潜力。两国应深化、拓宽和延伸两国经贸合作,培育新增长点;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的合作大项目;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合作,激活两国合作的“毛细血管”;加强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技术等朝阳产业合作。

        第三要增强活力。双方不仅要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更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协调,加强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在各自经济和社会调整、转型过程中相互借鉴和促进。要丰富人文领域的合作,加强青少年交流,将文化和教育交流作为两国关系的“百年大计”来强化筑实,使两国关系更加丰富。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沟通和协调,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谈到中英两国关系面临的挑战时,刘晓明大使表示,一个突出问题是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厚古薄今,好为人师,偏见较深,对中国缺乏尊重和信任,他们只看到中国经济进步,而不承认和研究这种进步背后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支撑,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总是持怀疑态度。现在中西双方应该不难了解彼此的文化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总之,要发展中英关系和中西方关系,“物质”上的合作很重要,但“文化”上的交流同样重要,“思想”上的沟通更重要。

        (本报伦敦1月3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 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