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欧洲旅行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按照东方人的消费习惯和社会心理,大家都愿意在旅行中买点礼品、纪念品带回去。可买点什么带回去,选择起来确实不易。
看得上眼、价格还能接受的很多物件,大都是“中国制造”。虽然我们爱国吧,但千里迢迢买个“中国制造”带回国给亲友,倒是为平衡中欧贸易逆差间接作贡献了,可毕竟不太合情合理。而各方面都合适的“外国制造”的物件,确实也不好找。
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同胞可能舍不得花几欧元喝杯饮料,更舍不得花几十欧元吃顿大餐,但绝对舍得花几百乃至几千、上万欧元买块围巾、买个包或买块手表。那些完全被市场知名度、品牌效应支撑起来的欧洲产品,先不说是不是真的在欧洲、由欧洲老手艺人带着老花镜没日没夜地手工制作(这印象都是从宣传片中得来的)出来的,即使是,你看看有多少欧洲人在购买、在使用呢?
那些名冠全球(其实主要是名冠亚洲——更主要是东亚和俄罗斯,也许还有“金砖四国”中的另外那几块“砖”)、价格不菲(其实其中的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费用,当然还有利润,都占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比例)的欧洲名牌货,在欧洲本土的销量远远低于在海外的销量,在产品标签上出品国的受尊崇程度远远低于在外国受尊崇的程度,甚至连知名度都不如国外……您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禁不住琢磨?可您要是不相信这些marketing(市场)啊,sales(销售)啊,只相信亲友间的口耳相传,不就白在资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活一回了吗?!
还要说明的是,凡是您知道或者您用的所谓名牌,绝对不是英国王室用的牌子。换句话说,这些所谓“大牌”,其实本质上还是“大众品牌”。
话说回来,名牌对自己好不容易形成的“名”还是爱护的,产品的质量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而性价比如何,是个“一个愿宰一个愿挨”的问题。欧洲人造的东西也不都是品质有保障的象征。法国正在服役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据说就因为设计上的失误,导致飞机跑道短了多少米,军方只能一直凑合着用。前不久一场大雪,半个法国瘫痪,数千人在路上、在自己汽车里过夜。
还回到开头的话题,来欧洲买点什么带回去?好像只有真正在这儿生在这儿长、真正具有本地风土水土乡土内涵的产品-——比如说吃的喝的——也许才会让您觉得物有所值。换句话说,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体现着“这里”的独特性和相对纯粹的价值。
葡萄酒文化中,有个法文词很重要——terroir,英文中没有,简单地说,terroir就是土壤。但这么翻译就把它所涵盖的其他内容全抛弃了,所以肯定不够准确。影响terroir乃至于最终影响葡萄酒质量的因素,除了土壤,还有就是气候、地质地形、地表沿革甚至人情世故等等。要知道法国法律规定,对土壤施肥、浇水等人工作业,有严格的限制,为的就是得到实实在在的“大自然的恩赐”。所以,人能够动脑筋的地方,就是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葡萄秧的密度、修枝剪叶的节奏、嫁接的技巧、收获的时机、酿造的诀窍等。所以,我把terroir译成“风土”,着实是看中了中文中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四个字。严格地说,中文中“风土”两字很少单独用,都是“风土人情”连在一起说。所以我觉得译成“风土”,比“乡土”、“水土”更贴切地表现了法国人对葡萄酒的爱和智慧。法国人说“人在风土,风土在人”。意思就是说,没有人的风土是不存在的,只有风土没有人,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来欧洲,是带点“牌”回去,还是带点“土”回去,您自己看着办吧!
作者介绍:何农,本报常驻布鲁塞尔记者,曾任本报常驻巴黎记者。出版《推开法国一扇窗》、《左岸偏左右岸偏右》、《以巴黎为借口》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