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4日 星期二

    《2010·中国步伐》系列述评 之一

    理论行进的脚步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4日   01 版)

        2010年2月,很多逛书店的人们会发现,有两套刚刚上市的厚厚的文集备受青睐,销路奇好。让人惊讶的是,两套书不是酷炫的小说,不是精美的散文,也不是闻名的传记,而是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

        有人不免疑惑:在这个盛行“读图”和“浅阅读”的年代,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文化快餐”,甚至早已习惯了专家学者的“文化喂养”,为何还有劲头去啃读这些鸿篇巨制?为何重版的经典会成为阅读的“家常菜”?这些经典理论中饱含着什么?人们又试图寻找什么?……

        类似的疑问不只现在有,过去有,将来还会有。但不论问题怎样变换,解答总是趋于恒定。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于我们这个经历过苦难和辉煌的民族而言,科学的理论思维指导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胜利,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指引改革开放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航程。无论历史经验、时代发展还是现实需要,都在深刻地启示着人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赋予了我们民族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重温经典,深入思考,人们仿佛能听到科学理论在中国大地铿锵行进的脚步声。在这一步步的印迹中,人们认识到科学理论阐明普遍真理的深度,体验到科学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力度,感受到科学理论凝聚民意民心的温度。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流传极广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有些人因为对这句话的误读,常常只是顾及了生活的“脚下”,而不愿多多仰望理论的“星空”。在一些人看来,“灰色”似乎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理论的色调。但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往往是将理论看成了一个由个别结论封闭构筑而成的围城,而不是一条由基本规律引导畅流的活水。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僵化的思想体系。从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宏大叙事的历史看过来,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它所构想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图景,鲜明地体现了严密的逻辑、广阔的视野、科学的方法和批判的精神,具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说服力。2010年,在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开展的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学习,就是进一步运用这个思想武器,摒除错误认识、把握科学真理的又一次努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当然,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科学真理,不能局限于文本解读,不能脱离实际以空对空,不然,就难免沾上食古不化的“学究气”,就容易犯下泛泛而谈的“抽象病”。在根本上,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大众求解放、求自由、求发展的理论,深深地渗透着民生情怀和人文精神。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关键就在于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始终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主张,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从而将理论变成人民掌握的理论。

        过去,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因为能够打动并掌握群众,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抉择。今天,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样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2010年,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的畅销充分说明,当先进理论与群众面对面,就会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向心力。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糖高宗”,从上学难到看病难再到住房难,从发展不平衡到分配不公再到腐败现象,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民生及社会问题,似乎人人可感,但又并不是谁都能说得清楚的,一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解读,就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深入浅出,使人顿觉释然。

        事实上,科学理论是朴素的、引人的,是关心人、说服人的,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理论从晦涩难懂变得通俗易懂,从让人退避三舍变得喜闻乐见,显示出它的中国本土化、时代生命力和大众亲和力。真正的科学理论,因表达了普遍真理而不会高阁蒙尘,因切中了现实问题而不会绵软无力,因凝聚了民意民心而不会失去拥护。

        当代中国正处在彼此差异又多元共存的全球化时代,既有世界问题的共性,又有自身发展的个性。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疾病危害、生态平衡破坏、经济发展困境等等,诸多重大现实问题考验着我们突破旧有发展模式、走出科学发展之路的智慧、勇气和决心。紧迫形势和巨大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现实,不断进行创新,解决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彰显科学理论的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正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力和现实推动力。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实现路径和基本经验等问题的探索更加明确和细化。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新伟力。

    本报记者 钱建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