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哲学具有生态文明的意蕴,其整体论、过程论、生成论和过程辩证法思维范式下的内在关系论,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共通性,使得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开展与过程思想的对话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本文试图揭示过程思想奠基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进而彰显马克思主义与过程思想对话的必要性和当代意义。
存在论范式上自然自身价值的确认
怀特海作为现代哲学家深刻反思批判了近代以来的传统知识论,尤其是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和意识哲学。在他的过程哲学那里,整个宇宙包括无机界、有机界、动物界以及人等万事万物,如石头、花草都被视为经验的主体,拥有自身的目的和价值。任何一个“现实实有”或“现实事态”的经验、感受与生成活动,都是在自身内完成的,是作为主体的现实事态自身有目的的自我摄入、自我创造、自我满足。就是说,现实实有或现实事态在其生成新的存在状态时,整个过程总是从主体的目的出发,通过物质性摄入和精神性摄入,既有受制于环境和过去经验的一面,又有自我感受、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自由创造向度,伴随着新颖性的生成最终获得满足,而超越自身原有状态,成为“超体”(怀特海:《过程与实在》,自由出版社1978年版)。
怀特海针对传统哲学在心灵与自然之间设置的鸿沟,强调:(1)我们发现自己就生活在自然中。(2)我们应当把心智的活动设想为补足自然之构成的诸多要素的一个。(3)我们应当抛弃自然过程中的“空转轮”的观念,因为每一个在自然过程中浮现出来的要素都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些作用只能根据那个要素的个体特征来表达。(4)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定义自然事实,以便理解心灵事件在调节自然的接续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怀特海:《思想方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就是说,任何现实事态都有其存在的自然环境,面向未来的生成和创造总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拥有心智的人的创造不是在世界之外的活动,而是在世界中、在自然中的生活过程。这样怀特海就在宇宙论的存在论意义上,确认了自然的存在论根基,彰显出自然存在的内在价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
整体论、有机论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化
怀特海在其著作《过程与实在》中,径直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有机哲学”,以区别以往的机械论,并被称为“过程—关系哲学”。在他看来,自然界、现实世界是生成着的现实事态的群集,它作为人的现实环境。而作为现实事态的人在其感受和摄入活动中受制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过去和当下所经验到的环境,就是人从自身价值和目标出发甚至选择和确定价值目标的过程都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当然人也能通过自身的创造性生成活动,而改变环境,甚至自觉地“干预历史进程”(罗素·科莱恩巴赫:《经由过程的马克思》,美国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人的生成过程的物质摄入或物质性感受所必需的,因此这是一种整体论和有机论下的内在关系。
怀特海把任何一个实有和现实事态放到整体与部分、个体与共同体、主体与客体、系统与环境、物质与精神、目的与手段、现实性与超越性等关系中来描述和说明。他在关系中分析现实事态或现实实有的发生、演变、发展与消亡,从而说明现实世界是怎样的,人的思维、思想是何以可能的,以及观念的冒险对社会历史进步和文明的意义。因此,他的过程哲学是名副其实的存在论上的关系论,而其辩证法的阐释原则,使得这些关系必然是内在关系,所以,有学者把他的哲学叫做“内在关系的哲学”。这势必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内在化了,其推论是关爱自然就是关爱自身,进而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过程论中现实世界的生成实践指认
怀特海试图回答知识生产以及意识的选择与创造新颖、干预历史的关系。这里既有意识对现状的认知问题,又涉及到主体的理解与阐释。在某种意义上说,怀特海的哲学也是现实事态生成的现象学和实践解释学。然而,解释最终在于意识自觉参与历史进程,这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维度以及二者的关系。理论有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根本说来既受制于主体的经验世界——(自然)环境,又在主体自我实现的同时创生着环境(因为主体转变成超体的同时,也作为客体融入到既有的环境和现实世界中)。这种生成了的环境又制约着其他现实事态的合生。因此,在过程视野下,任何现实事态的生成都是主体自在自为的实践过程,是他律与自律、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此外,在怀特海的宇宙论的存在论那里,认为宇宙自身有目的,其目标就是成就美,而美就是和谐。作为现象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是促成美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真理的实现变成增进感受美的一个要素,因此,真理关系是实现和谐的直接方式。整体与部分的定性特征通过他们摄入的主观形式,获得互释,即整体增进对部分的感受,部分增进对整体的感受。这就是感受的和谐,而拥有感受的和谐,其客观内容是美的。当现实世界是美的、和谐的时候,才是善的(怀特海:《观念的冒险》,自由出版社1967年版)。因此,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确立了和谐的价值指向,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努力目标:实现拥有美的秩序的宇宙和谐,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过程哲学具有生态文明的意蕴,其整体论、过程论、生成论和过程辩证法思维范式下的内在关系论,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共通性,使得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开展与过程思想的对话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