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名俄罗斯女青年在练习中国书法。
俄罗斯“汉语年”闭幕式日前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隆重举行。至此,作为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做出的重要政治决定——举办“语言年”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裴玉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裴玉芳说,“语言年”期间,中俄双方在教育领域共举办了400多场大型活动,其中包括专题研讨会、讲习班和大师班,大、中学生艺术联欢节,汉语和俄语及俄中文学与文化知识竞赛,大学校长论坛等。“语言年”的各项活动显著提高了两国青年人学习对方语言的兴趣,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俄两国的教育合作,为巩固和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裴玉芳表示,“语言年”虽然结束了,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将机制化和常态化。为此,双方商定,将于2011年在中国举办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中俄大学校长论坛和俄罗斯高等教育展。2010年,俄罗斯新建了5所孔子学院,俄全国的孔子学院达到17所,孔子课堂3所,遍布俄罗斯所有联邦大区。“汉语年”期间,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俄各地孔子学院举办了中国成就图片展、汉语教材图书展、重要节日联欢会、文化知识讲座、武术培训、汉语比赛等活动,使俄罗斯民众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语言、文化和国情的了解,提高了他们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的兴趣,巩固了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孔子学院也在各种活动中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汉语和中国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在俄罗斯广大民众中普及。
目前,俄罗斯国内有13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其中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的有40多所。在这些院校学习汉语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达1.47万人,以汉语为主要外语的中小学有20多所,在校生有1.1万人。此外,俄罗斯在中国接收留学生国家中已进入前6位,9000多名俄罗斯学生在中国学习。了解中国的文化、哲学、历史和习俗正成为俄罗斯年轻人的时尚。2010年夏,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俄罗斯500名学生赴中国参加了夏令营活动。返回俄罗斯后,它们积极参加了中国驻俄罗斯使馆组织的《中国印象》征文和摄影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0年,在莫斯科分别举办了第十八届莫斯科市大学生汉语比赛、第四届莫斯科中小学生中国语言文化节暨第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以及第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莫斯科赛区选拔赛。通过比赛,许多俄罗斯学生成为了中俄友谊的传播者,他们的家人、同学、朋友也受到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裴玉芳最后说,事实证明,举办“语言年”是中俄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决定,“由政府推动、国家牵头,通过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增强两国人民对对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为中俄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莫斯科12月30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