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南京:教育叩响现代化之门

    本报记者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7日   01 版)

        教育是城市振兴、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石。近日,备受关注的《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该纲要明确指出:2015年,南京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同期水平,教育名城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彰显;到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京成为享有国际盛誉的教育名城。

        其实,早在2005年,南京就提出建设“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教育名城。如今,南京不仅两度摘得“中国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桂冠,还荣膺“中国大陆最具教育发展力城市”殊荣。今年,来宁参加中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盛赞:南京“是一座当之无愧的教育名城”。

        教育名城,到底名在何处?

    名在优质均衡:鱼和熊掌要兼得

        南京的教育“海拔”是由几所顶尖名校撑起的,但一个教育名城仅有高峰显然不够。在教育的公平性成为老百姓的迫切愿望时,南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是削去塔尖,回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共同贫穷”,还是填平洼地、再造新塔,实现各个学校的“共同富裕”?无疑,南京选择了后者,要的是优质基础上的均衡。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让优质的资源“流动”起来。为此,南京早早启动“名校冲出校围墙”工程。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依靠1亿多元的借贷和向社会融资的7亿多元,在三个新区分别建成三所现代化学校。

        南京在农村学校和师资等方面更是大手笔:“十一五”期间,南京市本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农村教育超过10亿元;每年投入超过2亿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各种费用;并率先建立15年基础教育全覆盖的政府助学体系。南京还把关爱传递到了非义务阶段的幼儿教育上。2008年,南京专项投入700多万元向经济困难家庭在园幼儿发放助学券。现在全年共减免2200元。

        小班化是南京为优质均衡打出的又一张特色牌。20来个孩子,围坐在圆桌前上课,每个孩子都是老师的“特别关注对象”——这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早在10年前就已在南京“试水”。南京市小班化研究所所长汪笑梅透露,2001年试点之初仅有14所小学,目前已达到小学初中共130多所。“当初,90%试点学校处于生源萎缩,大都成绩不理想,10年后80%的学校生源饱满,一些学校生源增长甚至高达90%;今年中考,一大批初中小班化学校成绩超过市均分,一些小班化学校成绩已跻身所在区县前列。” 

        如今,南京有8成学生走进了各类优质学校。南京因此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独立试点城市。

    名在人才培养:建起育才的立交桥

        是名城就要有大气魄。南京积极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从2004年始,南京市教育局在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先后推出“模拟联合国”、“系统动力学”等一批国际基础教育前沿领域的新兴课程试点。  

        南京学生已经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仅从金陵中学就走出了“中国的小盖茨”王珂、“眼球鼠标”发明人周辰。该校学生华演以他的创新项目——“记忆合金自动保护安全煤气灶”,于2002年在世界科技与工程大赛中获一等奖,随后国际小行星组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华演星”。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闵婕高考前就相继被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在内的14所美国著名大学录取。

        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南京近年来已成为高中生进入国际前十名大学最多的城市,仅英国剑桥大学目前就有20多位南京学子就读。

        在放眼世界的同时,南京的教育有没有俯下身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无论什么出身、什么家庭背景的适龄学生,人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益。”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说。

        南京因此被誉为“育才的立交桥”。1995年起南京允许中等职校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单独对口招生考试,率先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相互隔绝的通道。目前,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数一直保持在1:1,不少职校学生因为练就一身过硬本事在市场中成为“香饽饽”,月薪高达五六千元。即使在南京市特殊教育领域,优秀人才也不断涌现:盲姑娘吴晶,被美国哈佛大学等六所大学录取;天生盲残的陈孝兵15岁举办了自己的专场二胡独奏音乐会……

    名在教育现代化:百姓的口碑是最好的试金石

        之所以成为教育名城,南京有着天然的优势:这里是国家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长三角规划中唯一被定位于“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坐拥50多所高校、6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70多万科研人才、80多位两院院士。2009年,南京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50%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3%。

        对于新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充满期待。“南京正在以科技主导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谋求新的跨越。而南京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南京“十一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报告》日前出炉: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7.5%,义务教育阶段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6%,高中教育毛入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1%,人均受教育年限15.1年,全市13个区县率先全部达到省颁教育现代化标准。这一组数据让南京教育眼前一亮,南京已率先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南京教育的改革创新时常在全国担当“领跑者”:率先推行“助学券”;率先推出新教师“凡进必考”;素质教育被誉为“具有有益全国的样本意义”;南京还启动实施“星光计划”培养青少年创新拔尖人才,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院士级的一流科学家成为部分高中生的导师……

        因为常常摸着石头过河,南京教育也难免遭遇一些是非议论。但即使站在风口浪尖,南京教育先行者依旧淡定坦然。“是改革就会有议论,但我们的改革始终在沿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前行。我相信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试金石。”1999年起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去年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人物类最高奖——“管理贡献奖”的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传德说。

        在此次规划征求稿中,记者看到一些更加前沿的改革举措都被写进去。如“新班额计划”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小班化,普通高中按四类模式推进多样化发展等。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表示,未来五至十年,南京教育还要进一步拓宽视野,面向未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努力建成现代化高水平的教育名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