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网苑之花

    语竞网择

    吴小毛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6日   05 版)
    插图:李志雄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不断冲击着眼球,很多语言学家深表担忧,认为现行的语言规范正在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威胁,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立法禁止。然而,与一些正统语言专家回避甚至鄙视网络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由键盘敲起来的“汉字+数字+符号+字母+其他”的新奇词语,却为众多网民所熟悉和喜爱。什么“晕”、“偶”、“顶”、“大虾”、“东东”、“很S”、“BF”、“GF”……在这个键盘日渐代替纸笔的时代,网友们努力寻找、制造着另一种能够表情达意、交流传播的语言肌体。他们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的特质决定了必须创新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事实上,网络语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些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的语言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比如以“酷”表示有个性,以“美眉”(MM)来称呼女子,以“恐龙”、“青蛙”来表示憎恨,都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将“东西”称作“东东”,感觉上也更亲切随意些。再如“PK”一词,虽然是网游术语,但经过不断引申发展,已演变成参与竞争、自强不息的代名词。

        网络语言作为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的出现是年轻人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结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并在一定人群中得到了公认。因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尤其是专家们大可不必因为网络语言在一个小圈子的极度怪异而必扑灭之而后快。毕竟,语言是生活中产生的,不是语言学家制造出来的。汉语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有一句话说得好,“语竞网择,适者生存”,还是让网络语言自身去接受历史和公众的检验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