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江省永嘉县渠口乡的一位普通农民,今年55岁了。这五年,我做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呼吁大家重新提菜篮子,与白色塑料袋斗争到底!
我从小生活在美丽的楠溪江畔,“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的美景随处可见。可是,后来被弄得一塌糊涂。一到下雨天,上游冲下来的塑料袋成群结堆。等水退去,它们就散在岩滩上、挂到树枝上,到处花花绿绿,杂乱无章。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样让楠溪江丧失了天然的美感,污染了水源,也没有想太多。有一天儿子从网上下载资料给我看,说塑料袋还有毒。我一下子就坐不住了,觉得我得管这事儿。
没想到这事一管居然放不下手了。当时是2000年,我思前想后,觉得菜市场是最大的塑料袋发源地。于是,我就提着一堆菜篮子到菜市场一边宣传环保,一边卖篮子。看热闹的人倒是不少,可是根本没有人买篮子。没办法,卖不动,就只能送了。我坚持认为只有免费送菜篮子,才能让市民重新接受提篮小买的生活方式,放弃使用塑料袋。家里人后来也很支持我,儿子总是帮忙出谋划策,妻子也经常跟着我东奔西跑送篮子。
2005年,受澳大利亚有个城市创建“无塑料袋城市”的启发,我琢磨着能不能在我自己的老家珠岸村也进行类似的实验。我的设想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同年2月,我提出的关于“创建中国第一个无塑料袋村”的建议得到全村村民大会的支持。我自费给全村700多户人家每家送了一个竹篮,还为村里的菜摊和商店每家准备了10个竹篮,以方便借给忘带竹篮出门的村民使用。创建“无塑料袋村”有5年了,家乡的人已很少使用塑料袋了。这小小的胜利,让我感到很自豪。
随着2008年“限塑令”的颁布,我寻思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行动,让“菜篮子”走进城市社区。今年3月,我到北京的新民社区进行“菜篮子”宣传;6月,去了上海的黄埔社区;11月,又在广州的五山街道开展活动。“送篮子进社区”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尤其对一些老人的影响特别大,效果也最明显。我会继续把“菜篮子进社区”这个活动搞下去,计划在两年内能走遍半个中国,去15个省、市的社区进行宣讲,赠送菜篮子。由于我执着宣传环保,2008年1月我当选为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每次开人代会我都把竹篮带到北京,因此大家都叫我“菜篮子代表”。
2009年底,全球气候大会在丹麦召开,我托《钱江晚报》记者带了50个竹篮到哥本哈根。这份用毛竹制成的古老而新颖的礼物结果成了贝拉会议中心的“抢手货”。作为一名民间环保人士,我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优秀人物”、2006年度“地球奖”、“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这五年我的实践体会是,“低碳”其实很简单,每个人从点滴做起,少用塑料袋而改用菜篮,少用餐巾纸而改用手绢,这都是在为创建“低碳”社会作贡献。(陈飞口述,本报通讯员郑洁、本报记者陆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