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组织的37个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顺利通过评估,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厦大全体海洋人的努力结果,更与该实验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不可分。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表示,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全校师生坚持把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突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改进工作的措施,以良好的学习成效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厦大全校33个院党委、党总支,836个党支部,14361名党员积极参与,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焕发出新的“活力”。
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
日前,厦大300多名学生聆听了一场题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的报告。报告人是该校退休教师洪成得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厦门大学理论报告员”。
今年7月,厦大党委聘请包括洪成得在内的18位教授、专家担任2010—2012年度理论报告员。长期以来,该校理论报告员队伍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活跃在厦大理论学习的讲台上,深受师生的欢迎。
加强理论报告员建设只是厦大大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举措之一,厦大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途径。据统计,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该校党委先后举办了各类学习班8期,进行各类报告121场,涵盖中层以上干部、党务秘书、统一战线骨干成员、辅导员、新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等多个层次。
联系实际夯实基础
今年暑假,厦大的暑期社会实践格外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该校派出的“390支实践团队近5000名学生”的实践队伍规模庞大,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突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64支团队是由学生党支部发起组织的,在176支团队中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在所有有党员参加的团队里建立了临时党小组,委派了临时党代表。
谈起这一举措的初衷,该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表示,“以党组织引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加强社会实践团队的组织建设,有效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
其实,这并不是党支部在厦大的相关活动和社团中第一次“现身”。长期以来,该校党委不断优化党支部设置,积极探索在跨学科、跨学院、跨单位的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创新团队、重大课题组和学生社团组织、社会实践团队中设立党支部。
厦大还积极探索党员管理考核办法,健全党员管理机制。本学期,该校材料学院尝试推出学生党员考核办法,采取量化形式,从理论学习、组织生活、表率作用等六个方面每学年对学生党员表现进行考核,让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紧密联系群众的作用。
赋予党建工作生动具体内容
“星期五学术沙龙”、“党员教师与新引进人才结对子”等一系列内容新颖的活动先后推出,让厦大生物医学科学系党支部的“为人心、贴人心、聚人心”效应日益凸现。
长期以来,如何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赋予党建工作以生动具体内容,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难点。对此,厦大生物医学科学系党支部书记袁立有着自己的理解,“学校的党建工作必须与教学科研的发展结合起来,唯此,党建才能‘活’起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不落为空话。”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厦大提出要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先进党组织”、“管理服务先进党组织”、“成长成才先进党组织”、“离退休先进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育人标兵”、“服务标兵”、“成才标兵”、“老有所为标兵”活动,通过分类指导,将活动目标与党员的身份、岗位结合起来,促使创建活动出实招、有实效,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正在得到明显增强。
厦大还将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与支部工作立项活动相结合,创新方式,增强立项活动实效。据统计,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校共申报支部立项400多项,“树立学生党员形象,展后备军官风采”、“‘基层和谐路,党员在先行’主题调查活动”等160多项优秀项目获准立项,其中有5项获得“2008—2010年度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表彰。
(通讯员 王炳华 李 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