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政府管理创新着力点在哪

    作者:王星闽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3日 10版)

        政府管理创新是政府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所进行的调试性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集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于一身的系统性工程。

    着力点一:创新政府管理观念

        政府管理观念直接决定着政府管理的成效,观念上的分毫之差,往往导致管理结果上的千里之别。创新政府管理观念,需要政府意识到:关注民生,创建良好的公共秩序,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政府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创新政府管理观念,就应秉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回应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的要求。

        政府管理观念创新总体上应秉持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公平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它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新的诠释和注解。当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矛盾不断积聚、社会问题频发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公平正义更能唤醒民众对政府的信赖。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在管理上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满足公民的需求,尊重公民的意见表达,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关注民生,补偿利益受损的公民,减缓社会摩擦,创设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从而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同时保证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科学的政治决策提供保障。

    着力点二: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政府退出微观经济管理领域,把权力还给社会,由社会承担起经济管理和规范职能,政府只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干预经济。这就要求政府在坚持“有限政府”的理念下积极培育“强社会”。因为只有社会真正强大,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下去;也只有在强大的社会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有限政府”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打造成“强政府”,这是因为,虽然市场经济强调政府还权于社会,还政于民,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兴起并承担重要的职能,政府应适当地退出社会领域,但并不表示政府完全放弃社会管理职能。相反,只有强政府才能保障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和管理,才能保障社会组织真正为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服好务。因此,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我国政府应本着“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理念,从垄断走向市场,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充分互动,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形成“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共同治理”,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着力点三: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职能,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组织体制,才能物化为具体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就是要在坚持科学民主原则的基础上,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同时进一步优化科层制,将科层制和民主参与有机结合到一起。

        科层制自产生以来就成为西方政府管理组织体制的主流选择。然而,我们也应清楚地知道我国的政府管理和西方国家不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管理,单纯的科层制无法满足我国公民的诉求和意愿,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宽并规范公民参与的组织设计和渠道,创设科层制和民主参与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就成为必然要求:首先,应构筑好运行科层制的外在防护网,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积极作用;其次,应形成对科层制的有效监督体制,规范信访制度,在对司法权不构成冲击的基础上,对科层制进行有效监督;再次,应打破科层制的层级限制,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积极发挥公民网络参政议政的功能,了解真实的民意,减少信息失真;最后,应打破科层制的规则至上主义,拓宽权力救济的渠道,重视公民的特殊需求和特殊情况,将政府管理的科层制和公民参与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着力点四: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归结为一点其实就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就应与市场取长补短、协调共进,实现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最近一二十年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管理改革的主旋律一直围绕着公共服务市场化进行,未来它也将会是政府无法绕开的议题。我国在1992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市场化运作机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政治领域对政府管理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促进了政府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促使政府的角色定位进行转变,也促使政府开始试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优势,以解决政府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提高了工作绩效。

        当然,政府管理职能创新在带来公共产品供给高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带来腐败、分配不公和责任缺失等诸多问题。政府管理职能可分为“掌舵”和“划桨”,政府如果只管“掌舵”,将“划桨”的全部任务交给市场主体,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必须担当起全程监控的责任。

    着力点五:创新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所谓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突发事件频发的时期,因此,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创新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应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兼顾的原则,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保证预防到位、应对得力,同时应积极引入第三部门参与,开辟合作救灾的新路径。

        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政府应该树立科学的应急管理理念。第二,政府应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第三,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应公平、公正、公开分配救灾物资。第四,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应多吸纳NGO和NPO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应急救灾中来。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