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加大机械力量 优化种植结构

    黑龙江粮食总产量突破千亿斤

    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朱伟华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12日   04 版)

        本报哈尔滨12月11日电 今天,记者在黑龙江省农委了解到,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夺得大丰收,近3年粮食产量每年以100亿斤的速度递增,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历史性突破千亿斤大关。

        今年春播期,黑龙江面对极其不利的自然条件,甚至出现有4000—5000万亩耕地种不上的危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先后7次召开春播推进会议,下发紧急通知,研究部署抗灾保种和粮食生产工作。省委书记吉炳轩带领省直有关部门历时半个月,深入到绥化、伊春、鹤岗、佳木斯、农垦等市局检查春播生产。全省实现了春播动手晚结束期不晚的目标,夺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好苗情。

        机械装备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5亿元,吸引农民自筹资金17.8亿元,购置大中型农机具6.16万台(套),直接受益农户达到4.5万户;投资33亿元,新组建325个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在秋收生产上,大型收获机械连片作业,既保证了收获质量,又为秋整地赢得了时间,绥化市长山乡党委书记曲剑提起大农机就赞不绝口:“长山乡有大型大豆收割机300台,水稻收割机600台,平均每200亩地拥有一台收割机;全乡还有小四轮2000多台,从种到收机械化率已近100%!”

        黑龙江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比较效益原则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2136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23万亩,比上年增加623万亩,增长3.1%。其中,水稻、玉米两大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增加1072万亩,仅结构调整一项全省就增产粮食近100亿斤。把高产贯穿于粮食生产全过程,今年全省共落实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33个,多项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广泛应用。成立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465个,在粮食生产各个关键时段1000多名专家到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在抗灾保种高峰期,全省每天有5万多名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工作在基层,大大促进了农业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

        “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基地,为打造中国可靠、稳固的大粮仓, 2009年,黑龙江省提出要在2015年将粮食总产量提升到1000亿斤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凭借加大机械力量,优化种植业结构等得力措施,我省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了千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表示:“我们今后还将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