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站台小天地 文明大舞台

    ——记北京文明乘车引导员胡雅丽

    本报记者 张景华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12日   02 版)

        12月11日,星期六,胡雅丽一大早就和20多个姐妹一起,像往常一样,现身北京宽街公共汽车站进行文明乘车引导活动。这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胡雅丽干得有滋有味,而且还干出了名堂,先后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上岗时,她如同一个知心大姐

        10年前,因单位转制,胡雅丽下岗了。这一年,她42岁。靠低保生活的她,不但要照顾智残的儿子,还要负担患有精神病的姐姐,日子过得很不容易。然而生性乐观坚强的胡雅丽,觉得人活着总要干点事情。2001年4月,她报名当上了文明乘车引导员,在宽街13路西行站台上,一干就是10年。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在这个小小的站台上,总能看到胡雅丽忙碌的身影:时而温婉地规劝性急的人排队,时而体贴地搬出椅子给候车的老人,对蛮横不讲理的人,她总是心平气和地解释相劝,如同一个知心大姐。

        在常人看来,文明乘车引导员,简单平凡,谁都能干;然而在胡雅丽眼里,这不但是一份高尚的事业,还大有讲究。正因为她吃过苦,挨过骂,受过委屈,才深切地懂得文明引导员这份工作的份量和价值。

        一天下班高峰时,一位30多岁的妇女横插过来想挤进车门,胡雅丽忙用肩膀挡住了她的去路,并礼貌地对她说:“请您到后边排队。”不料,这位妇女甩手就给她一个嘴巴,嘴里还骂骂咧咧。胡雅丽一时又窘又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里机械地重复着:“请您到后边排队。请您到后边排队。”第二天,很多并不认识的乘客主动过来安慰胡雅丽。这让胡雅丽想:如果我站在这里能让大家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那就是一份很有价值、也很有成就感的工作。自己受点委屈值得!打那以后,胡雅丽更有自信,更加自强,也更有精气神了。

    比别人多一点爱心和细心

        胡雅丽说,文明引导员不光是引导乘客排队上下车,更要让这个岗位体现出文明北京的感觉,不仅服务要规范化,而且眼里要有活,手头要利索,话要跟得上,心要贴得紧。

        星转斗移,3000多个日子,胡雅丽就这么坚持着。和她同期上岗的文明引导员,还坚守的已屈指可数。说起原因,胡雅丽说:我这人爱面子,爱听好话。做点好事,乘客一表扬,我的干劲就来了。其实,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爱心和细心。

        宽街地区有个中医院,在13路站台上下车的不少乘客是老弱病残人,站着排队等车,时间长了很受罪。胡雅丽就自备了几个小马扎给他们坐。可老人们都不愿意坐,因为坐下去容易起来难。于是,胡雅丽就换成了折叠圆凳,天冷还配上棉座套。

    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却自费送出百余件“爱心雨衣”

        有一天下大雨,有俩外地小伙子跳下13路车,抱头就要往马路对面跑,险象环生。胡雅丽连忙拦住他俩,拿出两件方便雨衣,一边帮他们穿,一边嘱咐:“你们这样过马路多危险啊!穿上雨衣慢慢走过去吧。”小伙子要给钱,胡雅丽连忙摆手:“这叫爱心雨衣,是专门方便乘客的。”现在,胡雅丽自费送出了100多件“爱心雨衣”,而她每个月的补贴也只有几百元。身上的衣服多是同事、乘客送她的,她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却自掏腰包为乘客准备“爱心雨衣”、马扎板凳,还有乘晕宁、创可贴、清凉油等救急备用品。

        现在,胡雅丽还参加了京城“活雷锋”孙茂芳志愿者小分队,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她都会带着一群热心公益的姐妹,到繁华闹市宣传文明出行、文明乘车,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胡雅丽相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和谐温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