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种植面积稳 良种面积高 管理科学化

    河南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黄鹏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12日   04 版)

        本报郑州12月11日电 全年粮食总产为1087.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千亿斤——来自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全年粮食及夏、秋粮总产量,均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其中,夏粮总产量618.1亿斤,比上年增产5.1亿斤,增长0.8%;秋粮总产量469.3亿斤,比上年增产4.5亿斤,增长1.0%。

        “依靠政策好、人努力、科技提升,我们在2006年就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生产超千亿斤的省份。”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到目前,河南粮食总产连续五年超千亿斤,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但解决了近1亿人口的粮食消费,每年还能调出300多亿斤的商品粮和粮食制品。

        事实上,作为农业大省、食品加工大省,河南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将自身发展定位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前提下,把粮食生产摆在全省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

        今年以来,从河南的万亩示范方,到中低产改造田,到麦瓜套种田,再到普通麦田,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多次走到田间地头与农民问农事、话增收。省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连续5个“一号文件”的要求,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拿出77.8亿元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于3月底直补到户;6300万元小麦弱苗补贴资金于5月上旬发放到位;16.6亿元的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补贴也已落实。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还在粮食收购期间特别规定:全省各地必须认真执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不压级压价,不拒收限收,及时向农民兑付现金。与此同时,继续实行粮食生产专项奖励政策,重点奖励各地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科技人员、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 

        针对灾害性天气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的不利局面,河南以良种培育为主攻方向,为粮食产量连年超千亿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全省选育了郑麦9023、郑单958等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的农作物新品种,并重点推广了机耕深耕、种子包衣等关键耕作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小麦品种经过10次换代,平均亩产已由1949年的83斤,增加到目前的800斤左右,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45%。

        种植面积稳、良种面积高,再加上科学管理,使得河南农民今年在土地上“刨”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据该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最新调查,2010年全省农资价格相对稳定,生产成本略降;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各秋粮品种生产收益均呈增长态势,平均收益增三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