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第一批特殊学科——绝学建设项目,并且明确规定在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这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对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发展和人类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因明被列入绝学,我以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明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因明是佛家逻辑,又不为佛教所独有,它已经走向民间。它是世界逻辑三大传统之一,是一门关于思维认识、推理论辩的学问。它的基本思想和规则中有许多“活”的东西,至今仍是我们认识事物和推理论证的有效方法。因明源于古印度,后来系统地传入中国内地和藏族地区,在近两千年的传承中,汉藏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不断研习因明,发展因明,逐渐形成中国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个传统,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从唐朝开始,因明东渐,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地。后来,因明又从印度、特别是西藏传入苏联和欧美。列宁格勒学派、维也纳学派以及英美学界都有一批学者在研究因明。近30年来,西方佛教因明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因明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内容。
二是目前国内研究因明的专业人员很少。
因明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几次衰微。多年来,全国从事因明研究的专业人士只有两三个人,因明已经成为绝学。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学者呼吁抢救因明,得到中国社科院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中国社科院以很大力度引进因明专家,培养因明人才,到上个世纪末,在4个研究所里有14位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因明,以因明为主业的学者有三四位。他们和院外的因明学者一起,在推动因明研究和培养因明人才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可是进入到21世纪,14位学者中有6位先后去世了,有6位离休退休了,两位年轻的学者又离开了社科院。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社科院已经无人研究因明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社科院决定让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推动社科院的因明学科建设。
从全国情况看,近30年来,在一些学者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因明研究开始走出低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立因明硕士、博士点,开设因明课程,逐渐形成了一支因明研究队伍,吸引了一批因明爱好者;先后召开6次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和1次国际因明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出版了一些因明著作。但是,我国的因明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中国社科院把因明定为绝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此举为我国因明界吹来了一股和煦的春风,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推动力。要进一步抢救因明,促进因明的发展,我以为要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精心组织好因明专业队伍。当前活跃在因明领域里的专业学者大约有十多人,其中接近60岁或60岁以上的约占一半。这些因明专业学者分散在全国10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和寺院里,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有关方面应该重视这些宝贵的因明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倾听他们对抢救因明、发展因明的真知灼见,让他们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对于已经退休的,但身体健康、有研究能力的因明专家学者,要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
二是集中精力研究因明基本问题。抢救因明,要做的事情很多,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现在我们的因明队伍比较小,当前要抓住主要问题,集中主要精力去攻关。比如,汉传因明,主要是玄奘及其弟子们对陈那《正理门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逻辑问题。在梳理相关因明文献的基础上,要下力气探讨因明对逻辑的独特贡献,特别是因明中那些“活”的、对人们思维、推理、论证有用的东西。
当前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因明专家学者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携手完成,那就是整理和研究西藏保存的大量的印度贝叶经。这些贝叶经绝大部分是佛经,其中有很多因明经卷写本,极为珍贵。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保存、整理和研究这一瑰宝,中华民族责无旁贷。
三是开展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学术交流。因明在我国弘传的漫漫岁月中,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学者基本上是在独立的进行研究,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虽然早期有《因明入正理论》由汉文译成藏文,近百年又有汉地学者研究藏传因明,但总的来说,汉、藏因明传统的相互交流是非常缺乏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学者致力于推动汉、藏因明的学术交流,先后召开了几次因明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汉、藏因明的交流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今后,除了继续组织好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有计划地交流汉、藏因明的学术成果外,也要互译汉、藏因明的重要著作,加强汉、藏因明的比较研究。汉、藏因明学者也可以合作申请科研课题,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共同研究。同时,也要提倡汉、藏因明教学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开展因明教学经验交流会,合作编写因明教材,合作培养因明研究生,汉、藏因明教师交流任教,汉、藏因明研究生交流学习等等。
四是热心扶持年轻的因明人才。在近几年召开的因明研讨会上,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中有各高校因明专业的研究生,也有相关专业的学生。这是很可喜的。因明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不断培养年轻人。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