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打造全球“梦工厂”

    ——东阳横店影视转型升级之路

    作者:本报通讯员 刘小红 本报记者 叶 辉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5日 02版)
    横店影视城

        十一黄金周,横店影视城人潮涌动,《梦幻太极》、《怒海争风》的震撼刺激,《梦回秦汉》、《清宫秘戏》的神秘奇妙,《英雄比剑》、《八旗马战》的紧张激烈,都让游客如醉如痴。《黑色名单》、《还珠格格》、《盖世英雄方世玉》、《梵净山传奇》等近30个影视剧都在热拍中,让不少游客驻足观看,不少追星族因拿到了明星的签名,激动不已。横店镇所有商场、店铺、饭馆、小吃摊都生意红火,大小宾馆近两万张床位天天客满,七天共接待中外游客69万人次。

        横店影视拍摄基地的勃兴在带动旅游、餐饮服务、仿古建筑、影视培训等产业发展的同时,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提升,抢占更大的市场,向打造全球“梦工厂”的目标进发。 

    优势资源孕育影视品牌

        1995年底,著名导演谢晋筹拍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拍摄基地却无着落,令他焦虑不安。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闻讯立即与谢晋联系,承诺半年内完成拍摄基地建设。4个多月后,投资4000万元建成五大景区、150座各类建筑、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建成。横店影视城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如今,这段历史已成佳话。横店先后投入70多亿元,建起“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28个大型实景基地,11座大型室内摄影棚,形成了集上下五千年历史题材、现代题材、高科技题材于一身的全球规模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15年来,基地已累计接待剧组700多个,拍摄影视剧18000多部(集),《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雍正王朝》等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均诞生于此。横店以宏大的基地规模、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拍摄场景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

        基地的建成带动了横店旅游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影视+旅游”模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子。今年横店梦幻谷景区凭借《梦幻太极》一台节目就带来门票收入1亿元。上半年,横店影视城接待境内外游客44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近50%。今年,横店影视城成功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我们已经实现了游客从‘看影视城建筑群’到‘影视文化体验’的转变,使影视和旅游能够互动双赢、相融相促。”横店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殷旭对记者说。

        依托资源,横店还创办起影视职业学院,为影视企业打造导演、演艺、摄像等专业人才。2008年,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序列,去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近2000名,开设专业15个,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以“影视”为特色的培养影视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今年,该校还荣获“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的称号。  

    政府力挺产业战略发展

        据殷旭介绍,东阳横店作为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有影视服务中心、演员公会、行政服务中心、电影审查中心、电视剧审查工作站等,为入区企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影视作品的申报平台进一步完善,大大方便了企业作品立项、审查、备案等程序化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吸引了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360多家中外影视公司在实验区相继落户。经营项目涵盖了影视制作、器材租赁、广告、动漫及出版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从剧本创作到影视制作、发行、后期产品等“一条龙”产业,基本实现了“拿着本子来,带着片子走”。

        “东阳市委、市政府极力优化发展环境,在巩固原有政策基础上,去年出台了《关于建立政府特别奖促进经济发展的补充意见》,特设‘影视贡献奖’;同时,继续修订完善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奖励办法,加大对影视企业的扶持力度。”东阳市长陈晓说。

        对政府的全力扶持,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中军深有体会。去年9月,“华谊兄弟”成为国内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影视企业,东阳市财政给予200万元的上市奖;去年,该公司缴纳税费超过2000万元,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东阳市政府又颁发了政府特别奖8万元;前不久,针对该企业提出的建议,市政府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一企一策”,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抢占市场引领影视风向

        从2002年开始,面对不断增加的剧组,横店影视城统一管理运营制景、道具、服装、化妆、车辆、设备租赁、演员队伍等配套服务。日益壮大的横店已不满足于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加强影视后期制作建设,逐步完成从传统的拍摄基地向高科技影视制作的转变,积极挺进终端工程,实现转型升级。

        完善产业链是影视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发展的持续动力。近几年,横店开始在影视剧创作寻求突破,完善影视拍摄、制作、发行等的完整产业链,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影视制作”、“影视娱乐”及“影视院校”。据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志江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已投资拍摄《投名状》、《农民代表》、《暗哨》等电影电视剧近20部。在参与合拍电影《叶问前传》后,横店影视制作公司又与澳大利亚AMPCO电影公司合资拍摄了第一部中澳合拍片《寻龙夺宝》,该片亮相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引起了代理商的浓厚兴趣,预计近期在国内上映。该公司与澳大利亚合拍的第二部电影《妹妹》今年7月已在悉尼开机,另外还与多家公司合拍了9部电视连续剧。

        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横店拍摄基地很注意拉长产业链。电影生产最终需要以发行放映为保障,方能获得效益最大化。为此,横店还把目光聚焦到院线建设上。从2009年1月开始,横店已先后投资3亿多元先后在长沙、南京、郑州、武汉、太原等城市投资建设五星级影城20余家,其中长沙和南京的影院票房收入均居两省之首。逐步实现从国内一线城市向经济发达的二三线城市扩张,以全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打响了“横店电影院线”品牌。今年1~5月,横店院线票房收入8352万元,累计观影人数达253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未来5至10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将着力打造“规模最宏大、要素最集聚、技术最先进、成本最低廉”的全球知名影视产业发展基地。为此,横店集团总裁徐永安提出一个崭新的目标:5—10年内在影视产业投资30亿—60亿元,其中新建高档影院300—500家,使横店院线跻身全国院线前三强。

        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认为:影视产业作为东阳的特色支柱产业,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入驻横店,拉长产业链,把横店打造成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标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