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毛二可:科研是种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李玉兰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12日   12 版)

        提起一辈子在实验室搞科研,很多人会联想到枯燥、苦行、奉献等词,但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教授毛二可看来,这只是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在实验室加班加点,看着实验有进展,挺舒服的。多少年已经习惯了,不来倒不舒服了。”在北理工电机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毛二可笑呵呵地说。

        在我国雷达研究领域,“毛二可”是一个响亮的名字。1978年,“新型十公分稳定振荡器”获全国科技大会表彰;1981年,“用CCD做对消器的微波雷达动目标显示系统”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革新二等奖;1987年,“模数混合动目标显示系统”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是当年军用电子学领域国家级最高奖。20世纪90年代,“全数字化波形分析动目标信号处理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这些奖项如同一个个脚印,见证了我国雷达研究从零起步到品种齐全,进军世界水平的发展过程,是雷达人的骄傲,也是北理工的骄傲,但是在毛二可自己,却只是工作和研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步骤。

        “很多文章夸奖我,我不觉得自己有他们说得那么高尚伟大,‘文革’时有人批判我,我也不觉得自己像他们说的那么坏。我只是喜欢搞研究,安心做自己的事情而已。”老先生哈哈笑着说。

        1951年,17岁的毛二可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当时是华北大学工学院),1953年,他所在的班级被确定为雷达专业,他也成了我国地方院校第一批雷达专业大学生。1956年,毛二可毕业留校教书至今。

        “刚上大学那会儿,华北大学工学院校址还在皇城根,实行供给制,我们也都穿干部服,高年级的同学都是从延安老区来的。我们有一种参加革命队伍的感觉,大家都很积极。”回忆起大一的生活,毛二可说。

        大学期间有两位老师让毛二可印象深刻,一位是当时的老校长魏思文,另一位是苏联专家库里可夫斯基。

        魏思文是一位老革命干部,军人出身,文化不高,1954年开始担任北京工业学院院长,坚持在该院五系(即无线电系)学习完本科课程,当时读本科的毛二可成了他的老师。

        “现在看来,跟一个科普老师差不多吧,主要内容是教他装收音机,最后他成功地自己装了一部收音机。”毛二可说,实际上,当时的北理工在这位老校长的管理下,向航天部输送了很多人才,成为导弹火箭研究部门的基础,使“北京工业学院”在五十年代红极一时。

        苏联专家库里可夫斯基教雷达课程,但是他本人的专业是研究电视。

        有人指导,于是毛二可他们四个同学组成一个业余无线电小组,开始研究电视技术,并且最后作为毕业设计。没想到,这个小组成为北理工校史上的一颗明珠。他们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并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使用权。毛二可他们的研究成果——北理工主楼顶上转动着的雷达天线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高校一道风景线。

        “他(库里可夫斯基)要求很高,催大家抓紧。”毛二可说,苏联专家和大家相处得非常好,可惜不久撤走了。改革开放后,当年无线电小组的一个同学去莫斯科还见到库里可夫斯基。

        从装收音机、装电视,到雷达,到成为著名雷达专家、工程院院士,毛二可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词是“兴趣”。他说:“我喜欢装收音机,读书时一直在学校广播站的机务组,后来还学会放电影,总之,喜欢动手。后来学雷达,觉得雷达更高级了,就更喜欢研究。我们研究所的工作连‘文革’时也没有停,除了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对国家特别重要外,本身兴趣也很大。”

        有兴趣,所以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所以加班加点也舒服,所以出成果也顺理成章。毛二可坦言,以前许多事情想做没有条件,意见也不被重视,现在提出的想法都会被重视,起的作用大多了,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了。

        年近80的毛二可早睡早起,除了一些必要的学术活动,很少应酬,时间多数在实验室度过,为雷达所的研究工作做一些方向性的指导。毛二可主张不盲从于抽象的理念和国外的经验,而是从国内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出发,独立自主地提出创新的解决办法,沉下心来,做深、做透每一个技术细节,形成核心竞争力。

        实践证明,正是这种思路成就了北理工雷达所的今天。

        除了载入史册的科研贡献,毛二可对年轻人的培养也为人所称道。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待遇跟不上,雷达所很多青年人才流失,为了留住人才,毛二可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现为北理工雷达所副所长的高梅国,博士毕业后去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回到雷达所,由于制度的关系,要留他有很多麻烦,没有户口,没有教师编制,工资、住房也无法解决。这些都没有阻挡毛二可建立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决心,他在所里的资金中给高梅国发工资,亲自奔波为他解决编制、户口问题,用了两年时间才全部解决。高梅国没有让他失望,1993年博士毕业,2000年就被评聘为教授、博导,不久又被聘为副所长,主持了8种雷达信号处理及跟踪系统的研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等多种奖项,成为雷达所的中坚力量。

        在雷达所,好几个年轻人都是33、34岁就成为教授、博导,接连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等,形成了凝聚力极强的创新团队。

        “这离不开毛院士对年轻人的精心栽培。读博期间,毛院士带着我们从科研的基础干起;博士一毕业,马上就让我们担任项目负责人。不仅项目让我们牵头,待遇也向科研一线的年轻人倾斜,而且为我们创造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逐渐树立起我们在同行中的知名度,这一切,激发着我们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现任雷达所所长龙腾说。

        为了培养年轻人,毛二可在雷达所的收获季节退居二线,“年轻人需要培养,而且我的特长不在行政工作,我就不做,让年轻人顶起来。”毛二可说。

        岁月悠悠,毛二可的回忆中充满温情,滤去了艰辛。而实际上,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他的家庭是地主;他曾经一家四口挤在12平方米的房子中20多年;他谢绝了部队分的宽敞的大房子、配秘书配司机的待遇,至今仍然住在他心爱的北理工……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