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7日 星期日

    天天都在进步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 吴建民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07日   08 版)

        在有关上海世博会的众多评论中,让我最高兴的两句话是“闻过则喜”和“天天都在进步”。

        我是上海世博会国际评委会的委员之一,继今年7月评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之后,最近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会议。我们要评出本次世博会的金奖、银奖和铜奖的得主。评委会的委员有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干事长、现任日本商工会议所和东京商工会议所的专务理事中村利雄,西班牙著名的城市建设权威布斯盖茨等人。我们经过了几天的紧张工作,朝夕相处,听到了很多大家对上海世博会的评论。此外,我们同上海世博协调局洪浩局长等人也有过一些接触。

        评委会中,对于世博会最具权威的当然是秘书长洛塞泰斯。他见了我之后兴奋不已,滔滔不绝地讲了对上海世博会的看法。他说,上海世博会最让他感动的是“天天都在进步”。这也是上海世博会与以往世博会的不同之处。以往的世博会开幕之后,各国展馆的运行都按照既定模式进行,世博会场地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然而,上海世博会则不同,用洛塞泰斯的话来说,世博园内“天天都在进步”。

        今年10月16日(星期六),上海世博会迎来了开园以来人流的最高峰,当天参观者总人数达到了103万。这个数字不仅破了上海世博会自身的纪录,而且破了世博历史上人流高峰的纪录。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人流高峰最多达到了82.4万人。当时出现这个情况之后,一些展馆的负责人顿时有些惊慌失措,有些人甚至提出立即闭馆,因为人流高峰已经突破了他们的接待能力。然而,10月16日,我正好陪几个外国朋友在上海世博会参观。世博园内人头攒动,人流如潮,当时我陪同的日本朋友就感叹地说:“人尽管这么多,但井然有序”。这个评论是恰如其分的,我当时确有同感。

        为什么我们对破纪录的人流高峰应对的如此之好?因为我们天天都在进步。上海世博会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办世博会,很多东西开始我们不熟悉,很多事情还不会做。所以,上海世博会开园之后,不仅是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而且包括观众,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天气在变,人流的状况在变,而中外公众对世博会的意见和建议也都随着上述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的工作也就在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不断地前进。

        上海世博协调局洪浩局长告诉我,世博会开幕以来,世博局慢慢形成了一种“闻过则喜”的文化。世博会开幕初期,听到不少的批评。人总是喜欢听好话,听到批评心里当然不快。但是,上海市和世博协调局的领导十分清醒,他们懂得,只有认真听取各种各样的批评,凡是有道理的立即去改,这样才能办好世博。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天天都在进步”得到了中外媒体的好评,又加强了世博协调局“闻过则喜”的文化。

        上海世博园内厕所管理得比较好。有一次,有位日本观众提了一个建议,说“没有小孩上厕所的设施”。上海世博局的同志觉得这个建议很合理,立即安装了方便孩子上厕所的设施。这位日本观众从媒体上获得这个消息后,马上给媒体写了封信,对这件事情十分肯定。至于国内媒体,对于世博园内进步的肯定就更加及时了。人民是公正的,媒体及时反映了公众的心声,也加强了上海世博会“天天都在进步”的势头。

        “天天都在进步”与“闻过则喜”是密切相连的。如果我们不认真倾听公众的意见,哪怕有些意见比较苛刻,哪里来的“天天都在进步”?

        今天大家都在谈论上海世博会的遗产。我以为,“闻过则喜”、“天天都在进步”是一笔重要的遗产。我们的国家正在现代化道路上大步前进,我们的成绩是巨大的,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成堆。如果我们能继承世博会的遗产,闻过则喜,对于老百姓提出的各种批评和建议,认真吸取其中的合理部分,能改的马上就改,那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天天都在进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