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7日 星期日

    校园成果走出去 企业文化引进来

    ——福建农林大学九大成果服务农业现代化(下)

    本报记者 高建进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07日   02 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福建农林大学秉承了福建的海洋性格,以远大的胸襟促使自己的优秀成果造福神州,并且走出国门,驰名海外。

    甘蔗连闽桂,甜了两头

        10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与广西农业厅就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10个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国甘蔗研产“两强”从此开展全面合作。

        福建农林大学是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在甘蔗产业技术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广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糖料蔗主产区。“两强”携手合作,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甘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甘蔗产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新台糖22号、10号、16号、25号等甘蔗品种,历时10年,推广到广西、广东、云南等甘蔗主产区,推广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5%、广西种植面积的93%,取得了几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福建农林大学有关领导表示:“学校与广西农业厅进行全面合作,对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菌草闯五洲,香了世界

        从1995年开始,我国有关部门主办的国际菌草技术培训班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迄今已举办38期,培训了来自80个国家的专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1100多名。而菌草技术的发明者,就是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教授。

        1986年,林占熺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朵菌草菇——用芒萁和五节芒栽培的香菇被培养出来。从那时起,林占熺和他的团队成功筛选出巨菌草、象草等45种野生或人工栽培菌草。这些菌草辅以适当的栽培模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产出55种食药用菌。 

        林占熺说,菌草技术为食用菌产业奠定了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这项技术投资少,容易学,可以很好地帮助贫困人群脱贫、就业。他估算着,中国有60亿亩草地资源,3倍于耕地面积,只要将1%草地资源用于发展菌草产业,就能年产9000万吨鲜菇,创7200亿元产值,解决2400万人就业。

        福建农林大学在生物农药的研发上同样有着精彩的故事。经过3代人的努力,学校开发了系列的生物农药产品,比传统的化学农药更为节能、环保和高附加值,并由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在国际上发现了10多个杀虫防病新基因,构建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菌。目前学校Bt生物农药原药的开发占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出口占中国产品出口的30%左右。产品出口到东南亚、韩国、朝鲜、美国、欧洲等国家。

    新型蜂疗院,福了他人

        1999年,福建农林大学创办了一所蜂疗医院,这是我国首家省级蜂疗专科医院,缪晓青教授是这家医院的创建人。让这位研究蜜蜂30年的教授专家与发明新药、创建医院这些专业之外的事联系在一起的,竟是因为当年的一场车祸。

        1992年初的一天,缪晓青骑摩托车外出办事,路上不慎摔倒,结果椎间盘突出,瘫痪了。然而医院施治的方法用过了,祖传的秘方也用过了,情况仍然不见好转。 

        在床上躺着的缪晓青突然冒出来一个奇特的想法:何不把蜂毒活性成分与祖传秘方调在一起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调好后他把药在患处搽了几遍。过了十多天,他竟然可以起身下床活动了。 

        当时一位医学专家知道此事后,郑重地告诉缪晓青:“你可能发明了一种很有价值的新药品。”

        缪晓青与他的老师为这一由蜂毒生物活性素与祖传中药秘方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擦剂共同定名为“神蜂精”。1993年,“神蜂精”通过福建医科大学进行的动物药效试验和福建中医学院的临床验证,确认其对多种疑难症有显著疗效。

        好的成果不能锁进抽屉“敝帚自珍”,要让它闯市场并形成产业。为使新药造福更多人,缪晓青主持创建了福建首家蜂疗门诊部与蜂疗研究室,并发展成为我国首家省蜂疗研究所和省级蜂疗医院。目前,全国80%以上高级蜂学人才来自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专业,他们大多工作在蜂产品营销、养蜂生产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办企业、闯市场,为我国蜂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有保障,活了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之所以能诞生出多项“国字号”科研成果,在于拥有一支支善于攻坚的科学团队,并形成了学科梯队。

        数十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病理学家谢联辉教授和他带领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理学科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郑金贵教授,带领着研究团队围绕冬季农业进行9年的综合研究和推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首席专家郑传芳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扎根理论战线,相继推出多项国家级精品课程。

        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甘蔗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为核心的甘蔗产业研究团队,默默地耕耘在中华蔗田上。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庄伟建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先后主持承担省和国家科研项目16项,发明了三项花生种子技术。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主任陈家骅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从事寄生蜂资源及生物防治研究,为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作出了独特贡献……

        为了形成学科梯队,福建农林大学还设立青年教师培养基金,加大了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促使了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把科技成果种在田间地头,增收的亿万农民笑了;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丰收的大地醉了。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海峡创业育成中心主任陈永正博士表示:“通过加快学校科学团队和梯队的建设,并鼓励他们走出校园,走向市场,我们的科技成果才更有生命力,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习并引进企业文化中的精髓,让校园文化更具时代精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