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

    “让世界分享中华文化”

    ——斯洛文尼亚孔子学院夜话

    作者: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4日 08版)

        中国农历重阳节刚过,斯洛文尼亚孔子学院日前举办的“重阳节晚会”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斯洛文尼亚孔子学院设立在首都卢布尔雅那大学的经济学院内,是我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三所经贸类孔子学院。学院于今年5月成立以来,举办了很多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

        晚会上,斯洛文尼亚汉学家米加教授首先向来宾介绍了中国重阳节的起源、背景,以及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他特别提到,中国历来都是尊老敬老的国家,而重阳节文化的推广正是这种民俗的体现。经济学院院长也表示,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吸取的东西,而在众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尤其值得推广和发扬。如今,职场上的人们都忙于工作,生活压力很大,而老人则往往受到忽视,缺乏子女和亲属的关心和照料。所以,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和理念值得西方国家借鉴。

        当地的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德拉甘先生在晚会上表演了一套中国传统太极拳。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喜爱体育运动,练过跆拳道、空手道、泰拳以及中国武术,但在他十五年前向中国师父学习太极拳后,就不再练习其他拳法,潜心研习太极拳。德拉甘说,作为一个外国人,他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太极拳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但练习太极拳十多年来,他最基本的感觉就是太极拳能让人心神宁静,神清气爽。他说,练习太极拳,使得他在生活中怡然自得,以柔克刚对待面临的各种问题。德拉甘还说,小到生活琐事,大到世界政治,如果人人都能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理念来处理,世界可能就会避免很多麻烦和战争。

        一位当地的法语老师佛罗伦斯女士主动告诉记者,她不仅非常喜欢中国乐器,而且一直用中国的箫来吹奏西方乐曲。她学习过吹奏西洋管乐器,但自从一个偶然机会接触了中国的箫以后,就喜欢上了这种既易于携带又富有表现力的乐器。她自豪地说,最近已经开始练习用箫吹奏中国民乐。佛罗伦斯说,虽然她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与中国音乐和乐器接触后,发现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竟然如此丰富。

        德拉甘和佛罗伦斯都认为,即使是现在,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还是少得可怜,而且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存在很大的误解和偏见。他们不愿意正视当代中国取得的发展变化,还用“冷战思维”来对待中国,这是极不公正的。他们认为,世界应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中国也应积极地对外推介自己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分享中华文化”。

        (本报卢布尔雅那11月3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