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是偶然的,但救援是必然的;矿难是突发的,但防范和降低风险却需要长期、有效、扎实的措施来保障。安全措施只有落到实处才会安全。要安全措施不停留在嘴边和纸上,而是在矿难发生时发挥实效,离不开系统的制度保障:清晰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严格的安全标准和准入、严密的安全监管、严厉的安全处罚和严肃的责任追究。所以,井下避难所不是可有可无,它不仅是多年来国内外矿山事故成功救援所验证的有效措施,也是安全发展理念在矿山安全上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安全长效机制的必要一环。
只有敬重生命,生命才有尊严,安全才能保障。靠着每人每天一勺金枪鱼、几块饼干、小半杯牛奶,智利矿工渡过了艰难的69天。救援中,智利对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也不惜血本购买、租借或研发:重型挖掘机,“凤凰号”搭载舱,灭菌铜纤维短袜……
在这些众多设备供应商中,就有中国企业的身影。由此可见,或许我们掌握的矿山开采技术和引进的高端挖掘设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在一些企业、一些领导中间,我们的安全理念、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却还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
为了生命,所有的困难都值得去挑战。井下避难所的造价与采矿业的巨额利润相比微不足道,它的功能也不可能全部解决矿山安全难题;甚至在很多类型的矿山中,它看似形同虚设,利用价值甚微。但是为了矿工的不时之需,哪怕只有万分之一拯救生命的机会,都不容错失。
与智利相比,也许中国矿山状况更加复杂,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更具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这就更要求我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级部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制度,采取更加严格、过硬、管用的综合措施,深入推进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建设,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全力推进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